劣質藥物的終結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在發展中國家,高達 30% 的藥物質量低下,原因要麼是生產不當,要麼是因老化或儲存不當而降解,要麼是在非法工廠中作為假冒品生產的。劣質藥物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和死亡。然而,識別它們具有挑戰性。許多國家缺乏法規或例行檢查。檢測裝置可能稀缺、笨重且成本高昂,並且可能需要大量的培訓——而且只能提供關於藥物成分的部分資訊。

波士頓大學的一種名為 PharmaCheck 的新裝置,可能提供一種行動式、廉價且資訊豐富的解決方案。這個工具箱大小的裝置可以顯示活性成分的濃度,以及它們釋放的速度。生物醫學工程師穆罕默德·扎曼表示,這種“溶出率”使 PharmaCheck 與其他技術區分開來;活性成分分解過快會導致危及生命的過量服用。

要使用 PharmaCheck,個人需要將藥丸溶解在幾分升水中,然後加入套件中包含的第二種溶液,稱為熒光探針,該探針經過定製,可與特定藥物或藥物類別中的活性成分結合。探針和溶解的藥物在蝕刻到矽聚合物測試晶片中的微小通道中相互作用。探針發出熒光,感測器讀取光線。軟體根據扎曼實驗室的計算,將讀數轉換為成分濃度的估計值。隨著時間的推移監測訊號表明成分的溶出情況。在幾分鐘內,醫生、監管官員或衛生工作者就可以明確判斷藥丸是否安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今年冬天,扎曼將在迦納和印度尼西亞測試原型,並得到國際援助專案“促進藥品質量”的幫助。到目前為止,該團隊已經為抗瘧疾藥物和抗生素藥物製作了三種探針——這些藥物是市面上最常見的劣質藥物之一。他們將增加用於子宮收縮藥物(用於引產)以及抗結核和抗 HIV 藥物的探針。研究人員必須為每種活性成分設計一個探針,並且 PharmaCheck 一次只能測試一種。它不能直接檢測不需要的成分,例如廉價的填充材料;然而,由於雜質通常會改變活性成分的分解方式,因此行動式實驗室可以標記它們的存在。

PharmaCheck 是微流體技術取得巨大進展的一個例子:微流體技術在寬度遠小於一毫米的通道內操縱液體。“這在 10 年前是不可能發生的,”扎曼說。未來,所謂的晶片實驗室可以測試膳食補充劑或獸藥,或快速篩選血液和唾液樣本。

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其他方法來識別劣質藥物。例如,聖瑪麗學院和聖母大學的化學家們創造了一種紙卡,使用者可以將其弄溼並在上面摩擦壓碎的藥丸,從而生成彩色陣列以確認藥丸的成分。

如果這些型別的測試可供小型製藥公司、藥房、醫院、衛生工作者和政府監管機構使用,則可以在藥物管道的每個階段評估質量。這種嚴謹性也有助於阻止大量劣質仿製藥湧入發達國家,以及線上銷售的偉哥等暢銷藥的假冒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