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鰭金槍魚的危機

拯救藍鰭金槍魚這種海洋中最奇妙和瀕危的魚類之一的唯一方法,可能是馴養該物種

並非所有的金槍魚都一樣。三明治和沙拉中的罐裝金槍魚來自鰹魚,這是一種一米長的物種,在世界各地大量捕撈,作為“淡味金槍魚”出售;或者長鰭金槍魚,另一種小型魚類,作為“白肉金槍魚”銷售。黃鰭金槍魚和大眼金槍魚是體型較大的物種,也被大量捕撈,但兩者都不適合做美味的壽司,通常都是烤著吃。但藍鰭金槍魚,魚類中的巨人,是壽司和生魚片的首選,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食用魚。正因如此,它也躍升至另一個更陰險的榜首:它可能是所有大型魚類物種中最瀕危的。肆無忌憚的過度捕撈正穩步將藍鰭金槍魚推向滅絕,除非有進取心的養魚戶能夠學會如何在圈養條件下繁殖金槍魚,否則該物種可能很快就會消失。

藍鰭金槍魚的最大已知重量接近四分之三噸,長度達四米,是一塊巨大的過熱肌肉,它透過 flicking 鐮刀狀的尾巴來劈開水面。大約 20,000 種魚類中的大多數是冷血動物,體溫與它們游泳的水溫相同,而藍鰭金槍魚是少數溫血魚類之一。在潛入水面以下一公里處時,那裡的環境水溫可能為 5 攝氏度(41 華氏度),藍鰭金槍魚可以將體溫維持在 27 攝氏度(81 華氏度),接近哺乳動物的體溫。藍鰭金槍魚也是所有魚類中游速最快的魚類之一,時速可達 80 公里,並且能夠跨越整個海洋進行遷徙。它是一位如此出色的游泳健將,以至於 20 世紀 90 年代的科學家們在努力製造機械魚時,就以該物種為模型,設計了一種帶有錐形、子彈形身體和剛性、四分之一月牙形尾鰭的機器人 [參見“高效游泳機器”,作者:Michael S. Triantafyllou 和 George S. Triantafyllou;《大眾科學》,1995 年 3 月]。研究人員發現,尾巴的效率在於其快速彎曲產生的渦流的相互作用,但他們的電子模型的水動力學甚至無法接近真正的藍鰭金槍魚。“我們的機器人金槍魚設計越複雜,”Triantafyllou 兄弟寫道,“我們對血肉之軀的模型就越欽佩。”

像狼一樣,藍鰭金槍魚經常成群結隊地捕獵,形成一個高速拋物線,集中獵物,使其更容易讓獵食者靠近。金槍魚在代謝上適應高速追逐,但作為機會主義者(並且出於必要,也是強迫症)的食客,它們會吃掉任何出現在眼前的食物,無論是快速游泳的鯖魚、底棲的比目魚還是久坐不動的海綿。馬薩諸塞州海洋漁業部的 Bradford Chase 對新英格蘭藍鰭金槍魚的胃內容物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按重量計算,主要食物是太平洋鯡魚,其次是沙鰻、藍魚和雜項魷魚。(其他獵物包括鯧魚、銀鱈魚、菱鮃、冬季比目魚、鯡魚、海馬、鱈魚、鰈魚、綠鱈、革魨、半喙魚、杜父魚、棘角鯊、鰩魚、章魚、蝦、龍蝦、螃蟹、樽海鞘和海綿。)金槍魚會吃掉它們能捕獲的任何東西,而且它們幾乎可以捕獲任何游泳(或漂浮、爬行或只是坐在海底)的東西。總的來說,它們透過視覺進行捕獵。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從竹莢魚到壽司 藍鰭金槍魚並非一直被認為是美味佳餚。在 20 世紀初,這種魚被稱為“竹莢魚”,其紅色、味道濃烈的魚肉被認為只適合狗和貓食用。儘管如此,新澤西州和新斯科舍省的遠洋漁民還是將藍鰭金槍魚作為目標,因為這些強有力的魚類被認為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Zane Grey 是西方小說(如《紫色鼠尾草騎士》)的著名作家,他將其大部分可觀的版稅收入(他的書售出了超過 1300 萬冊)投入到漁具、船隻和異國情調的旅行中,以尋找金槍魚、劍魚和馬林魚。雖然劍魚肯定被認為是可食用的,但金槍魚和馬林魚被認為是純粹的狩獵物件。直到 20 世紀下半葉,壽司開始出現在全球選單上,藍鰭金槍魚才成為有價值的食用魚。

人們可能會認為壽司和生魚片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日本飲食的主食,但事實上,生魚的廣泛消費是一種相對現代的現象。日本人依靠海洋來提供大部分蛋白質,在魚變質之前,他們無法長時間儲存魚,因此他們透過熏製或醃製來儲存魚。但當冰箱被引入戰後日本時,曾經熏製或醃製的魚現在幾乎可以無限期地儲存。隨著漁業採用新技術,例如延繩釣(使用非常長的繩索和許多帶餌的魚鉤)、圍網捕撈(部署可以包圍整個魚群的大型漁網)和船載冷凍機,情況變得有利於前所未有地改變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藍鰭金槍魚從武士因為認為它不潔而不吃的魚,變成了金槍魚,一種可以像松露或魚子醬一樣昂貴的美味佳餚。 託羅,最優質的金槍魚,來自成年藍鰭金槍魚的肥美腹部肉。松露或魚子醬之所以昂貴,是因為它們稀有,但藍鰭金槍魚以前被認為是不可食用的,可以在巨大的近海魚群中找到,並很快成為國際上備受推崇的選單項。 2001 年,一條藍鰭金槍魚在東京築地魚市場以 173,600 美元的價格售出。

在美國——40 年前,吃生魚的想法還令人厭惡——壽司和生魚片已變得司空見慣,在超市、熟食店和高檔餐廳都有售。美國最宏偉的壽司殿堂可能是 Masa,這是一家由日本廚師高山雅義於 2004 年在紐約市開設的餐廳。Masa 的固定價格為 350 美元(不包括稅費、小費和飲料),立即成為該市最昂貴的餐廳;兩人午餐或晚餐很容易超過 1,000 美元。

可以推斷,一片可以賣到數百美元的魚肯定會吸引漁船隊。為日本壽司和生魚片市場提供金槍魚的匆忙行動——毫不奇怪——加劇了世界各地的金槍魚捕撈活動。日本人試圖用他們在自己海岸附近捕撈的金槍魚(這將是太平洋藍鰭金槍魚,Thunnus orientalis)來填滿他們的食品儲藏室(以及冷凍機和魚市場),但他們很快觀察到,北大西洋的藍鰭金槍魚更大、數量更多。日本魚類進口商的買家成為美國港口(如馬薩諸塞州的格洛斯特和巴恩斯特布林)碼頭的常見景象,他們準備測試金槍魚的脂肪含量,如果合格,當場購買並運往日本。

研究人員一度認為,北大西洋藍鰭金槍魚(Thunnus thynnus)有兩個獨立的種群,一個在墨西哥灣繁殖並在西大西洋停留,另一個在地中海產卵並在海洋東部覓食。國際大西洋金槍魚養護委員會 (ICCAT) 是一個成立於 1969 年的監管機構,它根據這種雙種群概念制定了藍鰭金槍魚的捕撈配額,在西大西洋(早在 20 世紀 70 年代,藍鰭金槍魚就已變得稀少)設定了嚴格的限制,同時允許在東大西洋進行更大的捕撈。但標記實驗——由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 Frank J. Mather 和 Francis G. Carey 在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率先開展,並由斯坦福大學霍普金斯海洋站的 Barbara A. Block 近年來完善——表明藍鰭金槍魚顛覆了傳統觀念。墨西哥灣和地中海確實是北大西洋藍鰭金槍魚的繁殖地,但個體魚類可以跨越大洋遷徙,兩個種群的覓食地相互重疊。由於 ICCAT 未能阻止東大西洋的過度捕撈,藍鰭金槍魚種群已在整個海洋中崩潰。

如果可能,地中海的情況更糟。漁民採用最初在南澳大利亞(針對南方藍鰭金槍魚,Thunnus maccoyii)開發的想法和技術,將半成年的金槍魚群圍起來,並用浮動圍欄將它們拖到海洋牧場,在那裡它們被餵養和催肥,直到可以宰殺並運往日本。有規定禁止漁船隊從地中海捕撈未成年金槍魚,但沒有規定禁止捕撈未成熟的金槍魚並在浮動圍欄中催肥。地中海沿岸的每個國家(以色列除外)都利用這個漏洞,並在近海維持金槍魚牧場。來自西班牙、法國、義大利、希臘、土耳其、塞普勒斯、克羅埃西亞、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馬耳他的漁民正在捕獲數十萬條半成年金槍魚。如果您不得不設計一種保證繁殖種群滅絕的方法,那將是:在魚類達到繁殖年齡之前捕撈它們,並將它們圈養起來直到被宰殺。金槍魚牧場曾經被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但現在卻使問題變得更糟。 2006 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停止在地中海進行所有金槍魚捕撈,但考慮到現狀帶來的巨大利益,您可以想象這個呼籲有多麼有效。在去年 11 月的會議上,ICCAT 忽視了環保主義者的論點,並將 2008 年的配額設定為與 2007 年大致相同的水平。該組織通過了一項計劃,到 2010 年將地中海金槍魚捕撈量減少 20%,隨後將進一步減少,但美國代表團團長譴責了這一半吊子措施,稱 ICCAT “未能履行其創始使命”。

即使實施較低的配額,藍鰭金槍魚仍然會處於危險之中。金槍魚漁業充斥著無視配額、限制、邊界以及任何其他可能威脅其捕撈量的規則和法規的非法、不受監管的船隊。此外,日本市場——每年吞噬約 60,000 噸藍鰭金槍魚,佔全球捕撈量的四分之三以上——非常渴望購買金槍魚,無論其捕撈地點或方式如何。日本漁民甚至想方設法規避本國的限制,每年非法進口數千噸金槍魚,然後偽造記錄。如果金槍魚捕撈活動不是以如此無情的態度進行,這對金槍魚和最終的消費者都有好處,但這種改變將需要改變人性的基本原則。隨著金槍魚種群持續減少,日本人對託羅的需求正在增加;金槍魚越少意味著價格越高,價格越高意味著捕撈活動越激烈。捕撈活動越激烈,當然會導致金槍魚越少。(如果日本人以某種方式放鬆對金槍魚的需求,那麼一切都會變得不確定,但這似乎與美國人放棄漢堡包一樣不可能。)藍鰭金槍魚唯一的希望似乎是圈養繁殖。

海洋中的牛 在 2005 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題為“我們何時馴服海洋?”的文章中,哥倫比亞大學拉蒙特-多爾蒂地球觀測站的生物海洋學家 John Marra 觀察到,“海洋捕撈已不再可持續。在全球範圍內,我們未能管理海洋漁業——幾十年後,可能就沒有漁業可供管理了。”他的建議是什麼?大規模馴化海洋——讓養魚戶繁殖、飼養和收穫具有商業價值的物種。 Marra 承認,現有的養魚場已經損害了環境,汙染了沿海生態系統,並透過傳播疾病和有毒化學物質給野生魚類種群帶來了額外的壓力。他的解決方案是將這些所謂的海洋養殖作業移至更遠的近海,移至外大陸架水域,並部署更大的魚籠(封閉的網狀結構,包含多達 100,000 立方米的水),這些魚籠可以漂浮在水面以下,並從一個目的地拖到另一個目的地。這種策略至少可以分散養魚產生的汙染物,從而減輕環境損害。

Marra 還建議利用某些金槍魚傾向於聚集在與周圍環境明顯不同的物體下的習性。漁民已經利用了這種習性來設計和實施集魚裝置,這些裝置被拖在船後以吸引金槍魚群。但是,養魚戶可以建立一個可持續的企業,而不是一次性捕撈所有魚,而是可以像陸地上的牧場主管理牛群一樣,透過餵養、維護和定期收穫魚群中的一些金槍魚。

除非金槍魚可以像家畜一樣飼養,否則它們的全球種群將繼續崩潰。然而,圈養繁殖藍鰭金槍魚是一項重大挑戰。一家嘗試實現這一壯舉的公司是 Clean Seas Aquaculture Growout,該公司由南澳大利亞州林肯港的 Stehr Group 擁有。澳大利亞政府已向 Clean Seas 提供 410 萬澳元(340 萬美元)的贈款,以幫助南方藍鰭金槍魚繁殖的商業化。該公司已經飼養了圈養繁殖的黃尾鰤魚 (Seriola lalandi) 和澳洲尖吻鱸 (Argyrosomus hololepidotus),這些魚現在已實現重要的商業生產。 2006 年 10 月,Clean Seas 將南方藍鰭金槍魚親魚(性成熟的雄性和雌性)從魚籠空運到一個 300 萬升(790,000 加侖)的魚缸中,該魚缸旨在複製最佳產卵條件。該公司創始人 Hagen Stehr 在 2006 年接受《澳大利亞人報》採訪時說:“我們已經將其全部放在電腦上,我們可以使[魚缸]更亮或更暗,我們可以讓魚處於健康狀態,我們可以讓太陽昇起,太陽落下……這是世界首創,日本人根本不會嘗試,美國人嘗試過但失敗了,歐洲人也失敗了。”

在我 2007 年 2 月訪問林肯港期間,Stehr Group 的農場經理 Rob Staunton 開車帶我去了林肯港以北 120 公里的斯潘塞灣西岸的阿諾灣。我被允許有限地進入金槍魚業務的聖盃,即阿諾灣孵化場的巨型封閉式金槍魚魚缸。我說“有限”,是因為我的訪問得到了 Stehr 本人的親自批准,但附帶了嚴格的限制,所有這些限制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設施內部不允許拍照,因為這種潛在奇蹟的設計中的工程、水處理、氣候控制和所有其他元素都必須小心保護,以防止公司創意被盜。除了澳大利亞政府的贈款外,Stehr Group 還為該設施的創新設計投入了數百萬美元,如果有人借用或修改他們的設計,並在某種程度上搶先一步,那將是一場災難。很難想象有人會在澳大利亞不知情的情況下複製這種大規模的運營,但當然,其他國家(例如日本)的企業家也對圈養繁殖藍鰭金槍魚的業務非常感興趣。事實上,日本近畿大學的科學家已經從卵中孵化出藍鰭金槍魚,並在實驗室中將其飼養到繁殖年齡,但規模不如 Clean Seas 嘗試的商業規模。

為了開始我們的參觀,Staunton 和我不得不換上特殊的白色橡膠靴,經過消毒以防止外來微生物進入飼養藍鰭金槍魚的魚缸。在法國人轉為澳大利亞人的 Thomas Marguritte 的陪同下,他負責管理該設施,我們用藍色靴子換下白色靴子,進入了阿諾灣孵化場的聖殿,即金槍魚繁殖魚缸。在一個巨大的房間裡,熒光燈電池照亮了房間,只有空調的安靜嗡嗡聲作為背景噪音(室外溫度接近 38 攝氏度或 100 華氏度),我們爬到巨大魚缸的混凝土邊緣,向下看。

魚缸直徑約 25 米,深 6 米,由於光線水平相當低,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東西,直到 Marguritte 扔進幾條小魚。突然,表面被一道海藍色和鉻色的閃光打破,因為其中一條金槍魚衝向誘餌魚。魚缸變得活躍起來,充滿了泡沫,金槍魚的鐮刀狀背鰭和尾鰭刺穿了泡沫,它們期待著一頓美餐,儘管我們的講解員解釋說,它們在一個小時前才被餵過食。當它們興奮地在我們下方盤旋時,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是繁殖尺寸的藍鰭金槍魚:300 公斤光滑、拋光的魚雷,兩端尖尖,尾部前方有一條虛線狀的黃色小鰭,以及標誌著該物種水平龍骨的驚人括號,南方藍鰭金槍魚呈鉻黃色,北方藍鰭金槍魚呈黑色。除了另一條金槍魚,沒有人能區分活著的雄性金槍魚和活著的雌性金槍魚。

我們站在魚缸邊緣,討論了繁殖計劃。“我們可以複製印度尼西亞水域的確切條件,眾所周知,它們在那裡自然產卵,”Marguritte 說。

“如果它們通常在南半球夏季產卵,那時白天最長,水溫最高,我們可以使這個魚缸符合——選擇一個日期,例如 11 月 20 日——並設定晝夜時長、氣溫、水溫甚至水流,使其符合印度洋的那一時刻,印度尼西亞群島以南。”他們唯一無法複製的變數是水的深度,他們正在祈禱這不會成為南方藍鰭金槍魚繁殖的關鍵因素。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弧——爪哇島、巴厘島、弗洛勒斯島、松巴島、科莫多島、帝汶島——以南是爪哇海溝,它下降到印度洋最深的點之一,深度接近八公里。如果深度是一個因素,那麼 Clean Seas 專案就註定要失敗。 Clean Seas 的親魚在 2007 年沒有產生後代,但他們將在今年春天再次嘗試。

馴服藍鰭金槍魚 在林肯港總部的 Clean Seas 會議室,我見到了 Hagen 的 42 歲兒子,也是公司總經理 Marcus Stehr。前一天,當一個裝有大約 100 噸金槍魚的網籠開始前往林肯港附近的魚籠的旅程時,Marcus 曾在他公司的一艘圍網漁船上,在澳大利亞南部海岸的巨大開放海灣大澳大利亞灣。像所有與此合資企業有關的人一樣,Marcus 對成功的潛力充滿熱情和樂觀,並相信成功指日可待。當我問他,如果成功是否會徹底改變澳大利亞人對藍鰭金槍魚的看法時,他說:“這不是是否的問題,夥計——而是何時的問題。”

雖然澳大利亞人似乎處於領先地位,但這仍有待觀察,看看是他們、日本人還是歐洲人將在圈養繁殖藍鰭金槍魚的競賽中獲勝。例如,在 2005 年,西班牙海洋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西班牙馬薩隆港成功地從圈養的大西洋藍鰭金槍魚親魚中取出卵子和精子,進行了體外受精併產生了幼蟲。(硬骨海洋魚類的幼苗被稱為幼蟲,因為它們看起來與成魚非常不同。)無論如何,這種情況必須發生,因為該物種和金槍魚產業的生存都取決於此。

遠洋漁民將藍鰭金槍魚視為一條光滑而強大的對手;對於魚叉手來說,它是在水面下的彩虹色陰影,揮舞著鐮刀狀的尾巴以推動它超出範圍;圍網漁船看到的是一片銀色和藍色身體的翻騰漩渦,即將被拖上他的船;延繩釣漁船看到的是一條死魚,與其他許多閃閃發光的海洋生物一起被拉到甲板上;金槍魚牧場主將藍鰭金槍魚視為一種匿名的生物,將被強行餵養,直到是時候將釘子釘入其大腦;東京築地魚市場的拍賣師看到的是一排又一排無尾、冰冷的、金槍魚形狀的塊狀物;日本消費者將其視為託羅,一塊與芥末和醬油一起食用的濃郁紅色肉;對於生物學家來說,金槍魚是水動力工程的奇蹟,它的身體充滿了各種改造,使其能夠超越、超過、超過游泳、超過潛水和超過遷徙海洋中的任何其他魚類;而對於那些希望將Thunnus thynnus從生物學滅絕中拯救出來的人來說,它必須被視為一種家養動物,就像綿羊或奶牛一樣。

對於某些人來說,這種轉變幾乎不可能思考;藍鰭金槍魚,典型的海洋遊俠,海洋中最狂野、最強大的魚類,不能——而且可能不應該被馴服。但如果它保持野生狀態,金槍魚產業和偉大的藍鰭金槍魚的未來看起來黯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