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路邊築巢的崖燕已經進化出更短、更靈活的翅膀,這可能有助於它們迅速躲避迎面而來的車輛。
該研究的作者在注意到過去三十年裡被車輛撞死的鳥類數量有所下降後,發現了這一趨勢。他們認為,這兩項發現為與道路相關的適應性提供了證據。
“我不是說這完全是因為翅膀長度,”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大學的生物學家、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查爾斯·布朗說。但是,他說,翅膀縮短確實支援了鳥類正在適應受干擾環境的觀點,正如其他生物可能也在適應一樣。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查爾斯·布朗與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的鳥類學家瑪麗·邦伯格·布朗一起,在內布拉斯加州西部追蹤了崖燕(Petrochelidon pyrrhonota)的路邊種群 30 年,主要是為了研究鳥類在其群落內的社會行為。
這些鳥類在南美洲過冬,但在北美洲繁殖,群落數量最多可達 12,000 只成年鳥。它們通常將圓錐形的泥巢築在懸崖邊,但也開始生活在橋樑和高速公路立交橋下。
當這兩位研究人員檢查路邊群落時,業餘動物標本剝製師布朗收集了死燕子進行剝皮和填充——收集了 104 只被車輛撞死的成年鳥和 134 只在研究中意外死於網中的成年鳥。當他和邦伯格·布朗注意到每年的路殺數量下降時——即使總體種群數量在增加——他們比較了兩種型別的填充鳥的翅膀尺寸。
研究小組發現,被車輛撞死的鳥的翅膀比死在網中的鳥的翅膀長,而且雖然被車輛撞死的鳥的翅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長,但代表一般種群的死在網中的鳥的翅膀卻變短了。
逃生策略
布朗說,有證據表明,較短的翅膀使動物更加敏捷:“它們可以更快地進行 90 度轉彎”,他說。布朗解釋說,這將有助於鳥類在進出巢穴或從路面起飛時躲避交通。反過來,這將使它們能夠生存並繁殖更多短翅後代。
研究人員試圖排除可能解釋路殺數量下降的其他因素——包括尋找動物的方法、交通模式、捕食者、疾病和食腐動物的變化——但承認這可能是由行為變化引起的,例如鳥類學會了避開汽車。
丹麥克里斯蒂安斯費爾德的鳥類研究館的動物標本剝製師約翰內斯·埃裡佐埃也注意到丹麥周圍被車輛撞死的鳥類數量有所下降,並懷疑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儘管他尚未測量翅膀長度,但他表示他現在計劃這樣做。
加拿大埃德蒙頓阿爾伯塔大學的行為生態學家科琳·聖克萊爾說,很難明確證明動物正在適應在道路周圍生活。但是,她說,“這是他們確實具有這種能力的最佳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