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捕食者對生態系統健康至關重要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生態系統中哪些力量起控制作用的問題是生態學家長期爭論的核心。一種理論,即所謂的自下而上理論,認為植物防禦機制透過限制食草動物的食物供應來發揮控制作用。然而,自上而下理論家認為,捕食者限制了食草動物的數量,從而限制了它們對植被的影響。現在,《科學》雜誌最新一期描述了與世隔絕15年的動物群落的新發現,這些發現支援了捕食者對於控制生態系統至關重要的觀點。

一個由11位作者組成的國際團隊研究了委內瑞拉一座水電站蓄水後自1986年以來與世隔絕的十幾個無捕食者的島嶼。其中兩個較大的島嶼以及兩個大陸地點作為對照系統。作者寫道,較小的島嶼“非常反常,由一系列沒有捕食者的消費者組成。” 因此,它們為檢驗自上而下的控制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

研究人員發現,與大陸相比,某些島嶼上的消費者動物數量高度膨脹,包括齧齒動物多出35倍,吼猴多出25倍,鬣蜥多出10倍,切葉蟻多出100倍。“這是自上而下調控的非常有力的證據,”杜克大學的首席作者約翰·特伯格說。“如果捕食者消失了,那麼這些消費者的數量就會爆炸式增長。” 然而,暗示生態系統控制的複雜性的是,一個島嶼上吼猴的繁殖率確實表現出自下而上的控制,即出生率是人口較少島嶼的四分之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缺乏捕食者對島嶼上的植物造成了麻煩。“植被正處於崩潰狀態,”特伯格指出。“能夠在食草動物的大規模襲擊下生存下來的植物物種是那些非常堅韌且劇毒的物種。” 作者總結道,這些觀察結果起到了警示作用,“因為實施自上而下調控的大型捕食者已在北美大陸的大部分地區,乃至地球陸地領域的許多地方被消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