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出土了三名石器時代嬰兒的墳墓,這些墳墓最終可能有助於解答人類是否與尼安德特人雜交的問題。 這項罕見的發現來自奧地利一處有 27,000 年曆史的遺址,其中包括兩具可能是在猛獁象肩胛骨下避難的雙胞胎遺骸。
該團隊在兩個獨立的墓穴中發現了這些骨骼:去年發現的一個墓穴並排埋葬著兩名嬰兒——顯然是雙胞胎。 今年在第一個墓穴約一米處發現了第二個墓穴,其中只有一具遺骸。 團隊成員、維也納奧地利科學院史前委員會的克里斯汀·諾伊格鮑爾-馬雷施說,雙胞胎受到猛獁象骨骼的保護,儲存得非常好。 該小組在 11 月 16 日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其中一名雙胞胎的門牙表明他們死時只有九個月或十個月大。 諾伊格鮑爾-馬雷施說,在此之前,“根本沒有新生兒的墳墓”。 “我們認為,如果儲存下來了兩個,就可能還有更多。”
許多埋葬習俗的痕跡得以儲存下來。 所有嬰兒遺骸都被紅色顏料覆蓋,在一個假定的雙胞胎的骨盆附近發現了 30 多顆象牙珠子。 諾伊格鮑爾-馬雷施說,單獨的骨骼包含一根象牙針,可能用來固定皮革或毛皮裹屍布。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挖掘者在奧地利下奧地利州一個 18 平方米的遺址中發現了這些遺骸,該遺址靠近克雷姆斯河與多瑙河交匯處。 該地點包含儲存完好的泥土地面和格拉維特文化的其他典型人工製品,包括一塊帶有人類指紋的燒製粘土。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人類學家奧爾加·索弗說,嬰兒的埋葬方式與格拉維特成年人的埋葬方式相似,後者的遺骸通常包括猛獁象骨骼和珠寶。 她說:“不尋常的是這些遺骸的年齡非常小。” “死去的孩子很少見,而且你越年輕,就越少。” 她指出,為埋葬和裝飾遺骸所做的努力暗示了嬰兒或他們的家人受到高度尊重。
索弗說,研究奧地利嬰兒或從他們身上提取的任何 DNA 可能有助於解決關於人類和尼安德特人是否交換 DNA 的爭論。 最近幾周,研究人員提出了證據,表明人類在 30,000-40,000 年前離開非洲時與尼安德特人雜交。 例如,在羅馬尼亞發現的人類骨骼似乎顯示出某些尼安德特人的特徵。 索弗觀察到,可以檢查新的遺骸是否具有類似的特徵。 她說:“由於他們尚未成熟,這總是會有點問題,但它將是一個重要的參考點。” “這裡有很多令人興奮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