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以下摘自 1999 年出版的《星球大戰的科學》,作者為Jeanne Cavelos。
漢·索羅談論“跳躍到光速”。如果千年隼號真的能跳躍到光速,那就意味著幾乎是瞬間加速。千年隼號可能以每小時 50 英里的速度行駛,然後突然就以每秒 186,000 英里的速度行駛了。讓寶馬試試看能否超越這種加速度!漢把千年隼號從零加速到每小時 60 英里只需 5 秒鐘,這對他來說毫無問題。慣性會讓他稍微向後靠在座位上。但是,在 5 秒鐘內從零加速到每秒 186,000 英里,會將漢向後猛推,以至於他會變成他那精美乙烯基內飾上的“肉泥”。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關於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延續。
光速太快了,安全地加速到光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我們用“g”來衡量加速度,一個“g”等於地球引力產生的加速度——地球上物體下落的加速度。我們用重力來衡量加速度的原因是,兩者具有相同的效果。物體上的重力等同於經歷類似加速度的物體上的慣性力。就像重力將你向下推向地球一樣,慣性將你向後推向你的座位。
當我們快速改變速度或方向時,我們會體驗到更高或更低的“g”力。正常人最多隻能承受 9 個“g”,而且即使是這樣也只能持續幾秒鐘。當承受 9 個“g”的加速度時,你的身體感覺比平時重九倍,血液湧向腳部,心臟無法足夠用力地將這種更重的血液輸送到大腦。你的視力會縮小成隧道,然後變成黑色。如果加速度沒有減小,你就會暈倒,最後死亡。空軍的 F-16 產生的“g”比人體能夠承受的要多。我們被迫將飛機和航天器的加速度限制在人類可以承受的水平。
如果我們需要長時間加速,我們可以承受的水平甚至更低。我們只能承受 5 個“g”兩分鐘,3 個“g”一小時。不過,為了便於討論,讓我們嘗試以 3 個“g”的速度堅持更長一點時間。漢要從莫斯艾斯利起飛,以 3 個“g”的加速度加速到一半光速,需要兩個半月的時間——這絕對不是一部激動人心的電影的節奏。即使是 9 個“g”的速度,他也要十九天才能達到一半光速,儘管早在飛船達到這個速度之前他就會死掉。
由於星球大戰的飛船不斷經歷快速加速和減速,它們一定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許他們已經學會了操縱慣性。只要消除一瞬間的慣性,就可以實現快速而輕鬆的加速,之後慣性就可以恢復,千年隼號就可以以恆定、高速的速度巡航。
當然,在地鐵加速時使我們跌倒的力在千年隼號上似乎並沒有被完全克服。在《帝國反擊戰》中,千年隼號跳入超空間將 R2-D2 拋到甲板上並掉入開放的發動機艙中。也許漢的一些“特殊改裝”需要調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