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中,美國和蘇聯相互推動達到了新的高度,而現在類似的事情似乎正在亞洲上演。
在過去的兩個月裡,朝鮮和韓國首次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伊朗聲稱其將一隻猴子送入亞軌道空間 並毫髮無損地取回了這隻動物。專家表示,這些活動並非孤立事件,而是凸顯了一個日益增長的趨勢。
“我認為亞洲正在進行一場重要的太空競賽,”位於羅德島州紐波特的 Naval War College 國家安全事務教授 Joan Johnson-Freese 說。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火箭和導彈
朝鮮的衛星發射發生在 12 月 12 日,而競爭對手和鄰國韓國在 1 月 30 日慶祝了類似的里程碑。伊朗在 1 月 28 日宣佈其猴子任務取得成功,儘管一些觀察家對這一說法表示懷疑,該說法尚未得到西方情報官員的證實。
美國和其他國家譴責了朝鮮和伊朗的發射,認為它們是兩國本應被禁止開發的彈道導彈技術的偽裝測試。[圖片:朝鮮的火箭計劃]
畢竟,攜帶衛星的火箭和攜帶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之間沒有太大區別,洲際彈道導彈在前往地球表面遙遠目標的過程中會到達亞軌道空間。聯合國透過的決議旨在阻止朝鮮(擁有核武器)和伊朗(據信正在尋求核武器)掌握此類技術。
亞洲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最近也在展示其空間技術實力。Johnson-Freese 指出,自 11 月下旬以來,中國和印度都進行了重大的導彈防禦測試,這些測試採用的技術與摧毀衛星所需的技術類似。
“所有這些技術在民用和軍事願望之間都具有非常共生的關係,”她告訴 SPACE.com。
中國領先
伊朗聲稱其猴子發射將有助於為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鋪平道路,該國希望在 2020 年左右完成這項任務。印度也表示希望將宇航員送入太空。
Johnson-Freese 說,這些雄心壯志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中國成就的回應。
2003 年,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俄羅斯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國家。去年,中國在地球軌道上完成了載人對接,執行了一項示範任務,這可能為未來建造載人空間站奠定基礎。
“他們認為他們不能允許中國在技術上被視為遙遙領先於他們,”Johnson-Freese 在談到印度官員時說。“載人航天的含義是技術先進性。”
Johnson-Freese 說,中國的載人航天飛行成就為中國及其領導人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贏得了很高的聲望——印度和伊朗也注意到了這一事實。這些國家可能認為,即使成功渺茫或遙遙無期,明確表達大膽的目標也很重要。
“他們知道他們無法趕上[中國],但他們必須被視為積極的參與者,”Johnson-Freese 說。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出版、廣播、改寫或重新發布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