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小蟎:北美洲的微小恐龍與中國幼年親屬的罕見大規模死亡

兩項發現揭示了關於小型鳥類恐龍的新細節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正如非洲熱帶草原並非只有獅子和老虎一樣,北美洲的晚白堊世也並非只有霸王龍和三角龍。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片大陸上最小恐龍的遺骸。根據今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赫氏近爪龍 可能看起來更像一隻鳥,而不是一隻微小的 霸王龍,這是在亞洲以外地區發現的第一個近爪龍亞科成員,並且比其亞洲近親消失的時間晚了約4500萬年。

“這有點令人震驚,”研究合著者 尼克·朗裡奇 說,他是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的古生物學研究員,他在談到發現這些化石屬於一個全新的屬時說道。這些微小的骨骼——最初被認為是幼年恐龍的——在埃德蒙頓的阿爾伯塔大學的一個收藏中被冷落了 25 年,之後朗裡奇和一位同事決定再次檢視它們。經過仔細檢查,他們注意到骨盆是融合的,這表明這個 7500 萬年前的恐龍來自的個體已經成熟並停止生長。據估計,這隻恐龍的體重可能只有四磅多一點(1.9 公斤)。

赫氏近爪龍 與(馳龍科迅猛龍(因《侏羅紀公園》而聞名)來自同一科,很可能也是溫血動物並且全身覆蓋羽毛。“它們與鳥類非常接近,”朗裡奇說。

為什麼沒有發現更多的小型恐龍?“原因與我們沒有發現很多鳥類化石的原因相同,”紐約州長島 石溪大學 的古生物學家和助理教授艾倫·特納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與現代鳥類一樣,這些早期帶羽毛生物的骨骼是空心的,壁很薄,這意味著它們比巨大的三角龍頭骨更不容易在數千年中完整地儲存下來。更重要的是:找到巨大的霸王龍股骨或大腿骨比找到更微小的骨骼容易得多。但朗裡奇表示,他樂觀地認為,既然研究人員知道北美洲存在小型恐龍,可能會有更多的小型恐龍開始出現。“有時你看不到某些東西,”他說,“直到你準備好看到它。”

這一發現緊隨朗裡奇和研究合著者、芝加哥大學古生物學家兼國家地理常駐探險家保羅·塞雷諾的另一項里程碑式發現之後:阿爾伯塔爪龍 的化石骨骼,這是一種雞大小、以昆蟲為食的動物。

在全球另一端,在亞洲的戈壁沙漠中,古生物學家一直在研究一個罕見的構造,其中包括二十多具 赫氏近爪龍 更著名的親屬 中國鳥龍 的骨骼。根據今天發表在國際古生物學期刊 波蘭古生物學報 上的研究,這項發現(之前已有研究對其進行過研究)表明,一群幼年恐龍顯然在一起旅行時,被困在古代湖泊附近的粘稠泥漿中並死亡。 

“當你可以說出動物是如何死亡的時候,這是非常罕見的,”研究合著者 大衛·瓦里基奧 說,他是蒙大拿州立大學博茲曼分校的古生物學助理教授。“這非常令人興奮。” 這些恐龍似乎被泥漿淹沒到臀部,這比上半身更好地儲存了它們的下半身骨骼。軀幹和頭部仍然受到與大多數恐龍化石相同的危害(風化、食腐動物等),這使得難以收集關於動物生命和死亡的資訊。瓦里基奧說,這些化石來自年齡在兩到七歲之間的恐龍,他透過計算骨骼中的生長環來估計年齡。

群居行為在今天的動物中並不少見,尤其是在鳥類中,在古生物學家的術語中,鳥類在技術上是活生生的恐龍。但完全由幼年個體組成的獸群在今天的動物王國中並不常見。瓦里基奧說,一種理論是,成年恐龍忙於築巢、繁殖和可能撫養幼雛,而太年輕而無法繁殖的幼年恐龍則可以自由“四處閒逛”。“我們有跡象表明,這種行為可能擴充套件到所有恐龍,”他說。

特納警告說,“對任何已滅絕群體(包括恐龍)的行為或社會結構的任何推斷都很難做到。” 另一方面,他說,這些型別的沉積物,其中有很多個體,對於理解恐龍生活的複雜性尤為重要。

對於瓦里基奧來說,他曾多次參與恐龍挖掘,這項發現觸動了一種獨特的情弦。“這是唯一一個我感受到對這些動物的同情的地方,”瓦里基奧告訴 ScientificAmerican.com。“我可以理解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