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星球)警報:在火星上發現巨大的地下冰川

表面穿透雷達揭示了由冰而非岩石組成的特徵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對火星瞭解得越多,似乎這個紅色星球就越冰冷。最近離開的鳳凰號著陸器挖掘出了水冰,甚至在其位於北部極地平原的位置看到了飄落的雪。現在,來自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的資料表明,在薄薄的地殼碎片層下,埋藏著巨大的冰川,它們更靠近赤道。

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來自該航天器的淺層雷達,即SHARAD,它可以穿透表面並檢查其下方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SHARAD 指出,兩個長期可見的中緯度特徵,其中一個大約是洛杉磯的三倍大,幾乎完全由水冰組成。(疑似冰川被碎片覆蓋,遮擋了它們,但也像街道上的碎屑在路邊雪堆上形成一層不透明的保護層一樣,使冰免於昇華成水蒸氣。)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羅傑·菲利普斯說,一些研究人員曾認為,在火星中緯度地區大量存在的這些特徵主要是岩石,由相對少量的冰潤滑。但SHARAD的結果表明,普遍存在均勻的冰川,內部缺乏岩石碎片。“我感到驚訝的是,冰在雷達資料中看起來如此乾淨,而且表面層如此薄,”主要作者、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地球物理學家傑克·霍爾特說。亞利桑那大學圖森分校的行星科學家維克多·貝克沒有參與這項研究,他說水冰冰川的證據令人信服。“這仍然是一種間接測量,但我完全相信它是冰,”他說。“這是一種物理測量,你除了存在冰之外,無法以任何方式解釋它。”

貝克說,對火星表面的研究表明,該星球的遙遠過去存在冰川特徵的歷史。“現在,在某些方面有點令人驚訝的是,”他補充道,“冰仍然存在。” 事實上,火星的氣候不利於在如此靠近星球赤道的地方形成冰。(研究人員關注的是從南緯30度到60度之間的緯度帶——在地球上,巴西的阿雷格里港大約位於赤道以南30度。)

“在目前火星的氣候條件下,冰不應該在這些緯度的表面積累,也不能存在,”霍爾特說。“因此,除了保護層之外,還需要過去的區域冰川作用。” 作者指出,由於沒有一個足夠大的月球來穩定它,火星的軸向傾斜度比地球的穩定得多,導致其氣候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波動。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地層中有多少冰,但其中一個被調查的特徵似乎大約有半英里(0.8公里)厚。菲利普斯指出,SHARAD 還沒有完成對冰川的窺探。“我們還沒有調查整個中緯度地區,”他說。(目前的研究僅關注南半球,但也指出赤道以北也存在類似的特徵。)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地下雷達的更多掃描,他們將能夠更好地估計冰的體積。但是,總而言之,這些冰川可能構成火星兩極區域之外最大的水儲存庫。

貝克說,這些儲量將是未來人類探索火星的關鍵。“冰是關鍵資源,”他說,並指出太陽能——在較低緯度地區更豐富——可以被用來產生氫氣和氧氣。“火星沒有多少遊離氧,而人們需要它來呼吸。氫氣是從火星返回的絕佳燃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