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貧困人口提供心理治療

發展中國家創新的諮詢專案正在修復內戰倖存者和抑鬱母親的心理創傷

自從13歲的穆罕默德·阿卜杜勒逃離索馬利亞內戰以來,已經過去了四年,但他仍然做噩夢和閃回。九歲時,一群逃離街頭槍擊事件的人群踩踏了他,使他在醫院住了兩週。一個月後,他看到了明顯的大屠殺的後果:大約20具屍體漂浮在海面上。不久之後,民兵向他的腿部開槍,將他擊昏,然後強姦了他最好的朋友,一個名叫哈利莫的女孩。

在醫院康復期間,阿卜杜勒(不是他的真名)感到無比的恐懼——和內疚,因為沒有幫助哈利莫。他感到無緣無故的憤怒:他把認識的人誤認為是強姦犯,並威脅要殺死他們。幾個月後,阿卜杜勒逃離家園,在烏干達的納基瓦萊難民營落腳。“我感覺好像有兩個性格住在我體內,”他當時說。“一個是聰明、善良和正常的;另一個是瘋狂和暴力的。”

阿卜杜勒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這是一種以恐懼、高度警覺和創傷事件的生動重現為特徵的疾病。幸運的是,這個難民營擁有非凡的資源。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的心理學家弗蘭克·諾伊納正在為營地中14,400名非洲人(主要是盧安達人)提供“敘事暴露療法”。這種方法引導創傷倖存者將他們令人不安的記憶融入他們的人生故事中,從而重新獲得一些情緒平衡。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經過四次60至90分鐘的治療後,阿卜杜勒的閃回和噩夢消失了;他仍然容易受到驚嚇,但不再感到失控。他的醫生認為他“治癒了”。

研究人員和援助人員歷來忽視發展中國家的精神健康,而是專注於營養不良、疾病和高嬰兒死亡率等問題,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過去10年中發生變化的是人們意識到精神健康與一般健康並非分離,”英國利物浦大學的兒童精神病學家阿提夫·拉赫曼解釋說。

最近的心理治療試驗在改善戰爭倖存者(如阿卜杜勒)、患有產後抑鬱症的貧困母親以及其他遭受極端貧困壓力的人的生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功。針對貧困人口的可行計劃的關鍵包括培訓普通公民成為諮詢師,以及在某些情況下,將補救措施偽裝成其他而非情感問題的解決方案。

治療創傷
儘管許多人認為精神疾病是快節奏現代生活的瘟疫,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一些精神疾病實際上在發展中國家更為普遍。在全球數十場戰爭和武裝衝突中,幾乎所有都發生在發展中國家,這種暴力正在導致PTSD,這阻礙了衝突消退後的恢復。拉赫曼及其同事在2003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南亞,新母親患抑鬱症的頻率高於富裕國家。

貧困國家的民眾也承受著更嚴重的經濟壓力。“這種多重逆境與低精神健康有關,”哈佛醫學院的社會學家羅納德·凱斯勒說。對於生活在生存邊緣的個人來說,精神疾病的經濟後果可能尤其具有破壞性。“當某人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時,“你就失去了他們的勞動力和投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精神健康研究員保羅·博爾頓指出。

為了彌補發展中國家精神衛生保健專業人員的不足,諾伊納及其團隊招募了難民營的難民。任何能夠閱讀、書寫和富有同情心的人都是候選人。由於近三分之一的盧安達難民和一半的索馬利亞人患有PTSD,許多未來的諮詢師需要首先接受治療。

對於PTSD患者來說,痛苦的經歷與時間和地點脫節,並且與這個人的人生故事不協調。“一旦這些記憶被啟用,通常大腦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解釋是現在有危險,因為大腦並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只是一個記憶,”諾伊納指出。“我們想要釘住這種生動的情感表徵。我們想把它帶到它所屬的地方,並把它與你的人生歷史聯絡起來。”

因此,難民治療師花了六週時間學習如何幫助患者將他們的生活塑造成一個連貫的故事,將重大創傷融入敘事中。該策略奏效了。在九個月的隨訪評估中,70%接受治療的人不再表現出明顯的PTSD症狀,而未接受治療的難民組的康復率為37%。

賦能母親
在巴基斯坦的拉瓦爾品第這個主要為農村地區的地區,近30%的新母親患上抑鬱症——大約是發達國家的兩倍。除了對母親造成的損害外,產後抑鬱症還會損害嬰兒的情感,在南亞,還會損害身體發育。這些婦女中的大多數人認為她們的症狀是窮人的命運,或者認為是由tawiz,即黑魔法引起的。許多人擔心談論她們的問題並被貼上生病的標籤。更重要的是,拉瓦爾品第只有三名精神科醫生,為超過350萬居民服務。

為了繞過這種恥辱和障礙,拉赫曼及其同事招募了被稱為女衛生工作者的政府僱員,將精神健康治療納入她們的家庭訪視中。通常,這些工作人員每年進行16次家訪,為母親提供嬰兒營養和育兒方面的建議。

為期兩天的課程使這些衛生工作者能夠將精神健康新增到她們的課程中。拉赫曼的方法基於認知行為療法,在這種療法中,諮詢師試圖透過公開討論或建議更具適應性的行為來糾正扭曲和消極的思維方式。例如,如果一位母親說她負擔不起為嬰兒提供健康食品的費用,女衛生工作者會質疑這種假設,並建議逐步改善嬰兒的飲食。在分娩一年後,接受這種心理敏感建議的母親的主要抑鬱症發生率是接受傳統健康訪視的母親的一半。拉赫曼認為,該策略透過賦予婦女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奏效。

更多為貧困人口提供精神病學服務的努力正在進行中,例如巴基斯坦的一項試驗,社群衛生工作者幫助確保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時服藥。但最大的障礙是將這些治療方法擴大規模,以滿足巨大的需求。

注:本文最初印刷時標題為“貧困人口的心理治療”。

(延伸閱讀)

  • 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健康。《柳葉刀》,第370卷,第9590期,第859-877頁;2007年9月8日。

  • 中低收入國家精神障礙的治療和預防。《柳葉刀》,第370卷,第9591期,第991-1005頁;2007年9月15日。

SA Mind Vol 20 Issue 1本文最初以“視角:貧困人口的心理治療”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20卷第1期(),第14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209-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