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約瑟夫·米爾頓
現在可以將猩猩新增到基因組已被測序的物種列表中,這為保護主義者提供了大量資料,以努力拯救瀕危的大猿。
美國和歐洲的一組研究人員已經發表了一隻名叫蘇西的圈養猩猩的基因組草圖,以及來自十隻野生個體的不太完整的副本。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開發了一種資源,可以讓保護主義者根據遺傳多樣性來優先考慮需要拯救的種群,”位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基因組中心的德文·洛克說,他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動物園的繁殖計劃也可以透過遺傳學來指導,使其能夠保持最大的多樣性。”
但基因資料是否真的能幫助保護野生猩猩種群仍不清楚。這些猿猴原產於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由於其熱帶森林棲息地被摧毀,用於種植油棕櫚種植園以及伐木和採礦,它們正面臨巨大的壓力。
英國劍橋大學的保護科學家安德魯·巴爾姆福德說:“拯救猩猩更多的是關於商業和政治,而不是遺傳學。”“下降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我們再過 20 或 30 年就徹底完了。”
透過分析來自婆羅洲的 5 只和來自蘇門答臘島的 5 只野生大猿的 DNA,該團隊發現婆羅洲猩猩 (Pongo pygmaeus) 的遺傳多樣性低於其蘇門答臘親戚 (Pongo abelii)。 由於婆羅洲是蘇門答臘島猩猩數量的六到七倍,這似乎有悖常理。
但劍橋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威廉·阿莫斯表示,這並不令人驚訝。“我們並不完全瞭解遺傳多樣性與種群規模之間的關係,”他補充道。
阿莫斯說,遺傳多樣性不一定是種群生存能力的明確指標。“沒有人做過真正令人信服的實驗來表明多樣性是重要的,”他解釋說。“高多樣性實際上可能意味著一個物種正面臨許多疾病,並且必須維持許多不同的免疫系統等位基因,因此它實際上可能更脆弱。”
然而,洛克表示,該聯盟並未將 1 月 26 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資料作為制定保護管理決策的基礎。“我們開發的資料庫可以用於生成一種工具,用於對猩猩個體和種群進行基因分析,”他說。“正是這種分析資料將有助於制定管理決策。”
他確信遺傳變異性和種群生存能力之間存在聯絡。“研究表明,在其他物種中,遺傳多樣性的喪失與滅絕風險的增加之間存在統計相關性,”他說。
緩慢燃燒
透過比較婆羅洲和蘇門答臘猩猩的 DNA,研究人員估計這兩個物種在大約 40 萬年前分化,比之前認為的要晚得多。
研究人員還將他們的猩猩資料與黑猩猩和人類的 DNA 進行了比較,並驚訝地發現猩猩基因組的進化速度比這兩個物種都慢得多。
洛克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猩猩基因組包含的移動 DNA 元素要少得多,他說這些元素可能充當“一種潤滑劑”,促進 DNA 的重排。
即使猩猩的遺傳資料無法幫助拯救這些大猿,它們也可能有助於進一步理解人類遺傳疾病。 研究人員在猩猩中鑑定出了一組活躍進化的基因,這些基因與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代謝途徑有關。
“猩猩也會像人類一樣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自發性糖尿病,”加利福尼亞州埃斯孔迪多聖地亞哥動物園保護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奧利弗·萊德說,他也參與了這項研究。 他說,猩猩基因組可能透過深入分析大猿疾病的演變,幫助開發針對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