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評估第三方祈禱對患者結果的影響,研究人員沒有發現神靈干預的證據。然而,他們確實發現了一種負面思考力量的可能證據。
為期三年的代禱祈禱治療效果研究(STEP),發表在4月4日的《美國心臟雜誌》上,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嘗試,將科學方法應用於衡量祈禱對他人福祉的影響。該研究檢查了1800名接受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在手術前夕,教會團體開始為一組患者祈禱兩週。每位接受者都有大約70人的祈禱隊伍,他們都不認識患者本人。研究發現,與未接受祈禱的人相比,在生存率或併發症發生率方面沒有差異。唯一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波動出現在一組接受祈禱並且知情的患者中。他們經歷了更高比例的術後心律失常(59%對比不知情受試者的52%)。
該研究團隊——包括來自哈佛醫學院和梅奧診所等六所機構的心理學家、神職人員和醫生——推測可能是神經緊張所致。“我們知道,焦慮反應產生的高水平腎上腺素會使顫動惡化,”俄克拉荷馬城Integris Baptist心臟醫院的醫生查爾斯·貝瑟在4月份的新聞釋出會上說。“患者可能會想,‘我病得這麼重,以至於他們不得不叫來祈禱團隊嗎?’”梅奧診所的首席牧師迪安·馬雷克認為問題可能是研究設計上的缺陷:“社群意識不存在。你可以稱之為非個人化的祈禱,而不是代禱。”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作者沒有進一步暗示朋友和家人的祈禱的治癒力量可能存在於個人聯絡而不是祈禱本身,他們表示沒有進行後續研究的計劃。這項研究主要由約翰·鄧普頓基金會贊助,耗資 240 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