嗎啡和其他阿片類藥物對止痛有奇效。不幸的是,它們的療效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而成癮性卻會增加,這意味著患者即使獲得的緩解越來越少,也仍然需要這種藥物。但是,對阿片類藥物細胞工作原理的新研究提供了一條有希望的新途徑,可以透過觸發一個受體並阻止另一個受體來改善止痛效果,而不會成癮。
明尼蘇達大學的藥物化學家菲利普·波託吉斯和他的同事首先研究了中樞神經系統細胞中的四個主要阿片類受體中的兩個。每個受體都以一個希臘字母命名,化學家們專注於μ受體和δ受體。先前的研究表明,當與阻斷δ受體的藥物結合使用時,與μ受體結合的藥物持續時間更長,成癮性更低。但是,尚不清楚這兩個通道是單獨工作還是協同工作來改善整體效果。
因此,波託吉斯和他的同事們製造了一種藥物,它在阻斷δ受體的同時觸發μ受體,被稱為MDAN,即μ-δ激動劑-拮抗劑。他們給小鼠服用各種版本的藥物,然後透過將熱光聚焦在它們的尾巴上並記錄動物移動尾巴的時間來測試它們對疼痛的敏感性。《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本週的線上版中,研究人員報告稱,MDAN藥物在阻斷疼痛方面的效果大約是嗎啡的50倍。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但是,MDAN仍然無法與純粹旨在刺激μ受體的藥物相媲美,後者的止痛潛力是嗎啡的100多倍。然而,MDAN藥物還有另一個好處:小鼠沒有產生任何依賴性。給予嗎啡然後突然停止使用的小鼠表現出嚴重的躁動,在10分鐘內大約跳躍100次,而僅給予μ激動劑的小鼠也表現出類似的躁動,在相同的時間段內跳躍83到29次,具體取決於配方。服用MDAN的小鼠幾乎沒有表現出任何躁動,平均跳躍次數不到一次。
小鼠也沒有對MDAN產生任何耐受性,也就是說,這種藥物在實驗開始時緩解疼痛的效果與結束時一樣好。“嗎啡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是,長期服用後會產生耐受性,您必須提高劑量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得相同的效果,”波託吉斯說。“當你用激動劑佔據μ受體,用拮抗劑佔據δ受體時,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μ-δ受體二聚體是導致耐受性和身體依賴性的訊號單元,”波託吉斯指出。也許MDAN可以同時為疼痛和成癮提供幫助和見解。那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