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石新分析更清晰地揭示更新世人類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1984年,研究人員在中國東北部營口鎮附近的金牛山遺址工作時,發現了一位大約生活在26萬年前的女性的化石遺骸。儘管當時的氣候可能比較溫和,但她仍然生活在人類存在的邊緣,那是一個還沒有火的時代。現在,一項對該標本的最新分析證實,人類的大腦在這個時代正在變得更大,並表明她適應了寒冷。

特拉華大學的人類學家凱倫·羅森伯格指出,金牛山化石是“我們擁有的第一個可以從一個個體身上同時估算出身體尺寸和大腦尺寸的化石”,她的團隊進行了這項新的研究。“其他的估計都是從來自不同標本的骨骼中得出的:身體尺寸是基於一堆長骨,大腦尺寸是基於一堆頭骨。如果我們有大量的樣本,這可能沒什麼問題,但這些都是很小的樣本。”

基於他們已有的資訊,科學家們最好的猜測是,在更新世期間,大腦尺寸相對於身體尺寸有所增加。金牛山標本證實了這一點:即使她的體型比更原始的人類更大,她的大腦相對於她的身體尺寸來說也很大。事實上,來自金牛山的這位女士是迄今為止在更新世發現的體型最大的女性,估計體重約為173磅,身高約五英尺。這導致一些研究人員將她歸類為男性標本,但她的骨盆形狀表明情況並非如此。“如果我們使用現代性別鑑定標準,她顯然是女性,”羅森伯格說。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研究小組認為,金牛山女性的體型和明顯的強壯可能是一種對寒冷氣候的適應。就像麋鹿或熊一樣,這些適應寒冷的古人類長得更大,但肢體比熱帶地區的同類短,以便更有效地儲存熱量。這項研究發表在本週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線上版上。——戴維·別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