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 下一代火星探測器將在巨大的蓋爾隕石坑著陸

該地點是一個名為蓋爾的巨大隕石坑,據信蘊藏著火星表面古代水活動的線索

華盛頓 — 官方訊息:NASA 的下一代火星探測器已確定著陸地點,那是一個名為蓋爾的巨大隕石坑。

NASA 耗資 25 億美元的火星科學實驗室 (MSL) 任務計劃於 11 月下旬發射,並將把一輛汽車大小的探測器“好奇號”降落在蓋爾隕石坑。

“我們將前往蓋爾隕石坑的山脈,”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市的噴氣推進實驗室 (JPL) 火星科學實驗室的專案工程師 Michael Watkins 在今天(7 月 22 日)的新聞釋出會上透露。“它展示了三種不同的環境背景,也許是火星曆史的三部曲。對於如此強大的探測器來說,這是一個有價值的目標,一個值得挑戰的挑戰。”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蓋爾隕石坑寬約 96 英里(154 公里),中心有一座山,從隕石坑底部算起,比西雅圖附近的雷尼爾山還要高。NASA 官員表示,這個以澳大利亞天文學家 Walter F. Gale 命名的隕石坑非常巨大,美國康涅狄格州和羅德島州都可以放進去。 [影片:飛越火星蓋爾隕石坑]

NASA 局長 Charles Bolden 在一份宣告中表示:“火星已牢牢地進入我們的視野。““好奇號”不僅將帶回大量重要的科學資料,還將成為人類探索這顆紅色星球的先驅任務。”

蓋爾隕石坑也被認為蘊藏著火星表面古代水活動的線索,“好奇號”的主要任務之一將是尋找證據,證明火星現在或曾經有能力支援微生物生命。 [蓋爾隕石坑常見問題解答:下一代探測器火星著陸點詳解]

NASA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行星科學部門主管 Jim Green 在一份宣告中說:“科學家們將蓋爾隕石坑確定為他們的首選,以實現這項新的探測器任務的雄心勃勃的目標。““該地點提供了視覺上引人注目的景觀,並且還具有取得重大科學發現的巨大潛力。”

該機構於今天(7 月 22 日)在華盛頓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主辦的簡報會上公佈了著陸地點。此次宣佈恰逢該博物館慶祝火星日,紀念 NASA 的海盜 1 號火星探測器於 1976 年 7 月 20 日著陸 35 週年。

下一次火星著陸
華盛頓特區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地質學家 John Grant 說,在一系列全球研討會期間,科學界的成員提出了 60 個潛在的著陸地點。 [歷史上最佳(和最差)的火星著陸]

2008 年,選擇了四個主要候選地點,最終確定了兩個最終入圍地點:埃伯斯瓦爾德隕石坑和蓋爾隕石坑。

Grant 說,埃伯斯瓦爾德隕石坑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火星上最好的三角洲之一,而且在某個時候,該隕石坑很可能充滿了水。每個候選地點“都代表著 MSL 的絕佳機會。做出最終決定非常困難,”他說。

自 2006 年以來一直環繞紅色星球執行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提供的目標影像,提供了潛在著陸地點的詳細影像,使科學家和工程師能夠評估每個候選地點的安全問題和科學益處。

隨後,由 NASA 高階官員、首席研究員和合作研究員組成的團隊進行了徹底審查,並一致選擇蓋爾隕石坑作為官方著陸地點。

Grant 告訴 SPACE.com:“所有四個最終地點都是非常好的候選地點。““在過程的早期,我有一個最喜歡的地點。我可以誠實地說,那個地點已經消失了。它們真的非常不同。對於蓋爾隕石坑,仍然存在關於這座物質山是如何形成的疑問。它們都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屬性和一些未知數,所以你真的必須說,‘哪一個地點為我們實現 MSL 的目標提供了最廣泛的益處?’”

認識火星的蓋爾隕石坑
最終,專案科學家在蓋爾隕石坑多樣化的環境背景中發現了最廣泛的益處。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地質學家 Dawn Sumner 說:“蓋爾地點代表著我們可以進行的一系列極其豐富的科學調查。”

Sumner 說,在山腳下,有粘土和硫酸鹽的跡象,這兩種物質都已知在水中形成,並且都是揭示火星環境線索的關鍵礦物類別。

透過向蓋爾山移動,地層將幫助科學家瞭解火星環境如何隨時間變化。透過這些觀察,專案科學家希望收集有關火星潛在宜居性的資訊。

“好奇號”探測器將憑藉其先進的機載儀器,在先前的火星探測基礎上進一步擴充套件。該探測器的科學有效載荷有可能識別出有機碳以及構成生物學基石的其他成分和化合物。

科學家們希望“好奇號”能在蓋爾隕石坑山腳附近的富含粘土和硫酸鹽的地層中發現礦物質。

NASA 總部 NASA 火星探測計劃的首席科學家 Michael Meyer 說:“蓋爾隕石坑為我們提供了尋找有機物的誘人可能性,但這仍然是一個渺茫的機會。““蓋爾隕石坑的吸引力在於,無論是否有機物,該地點都擁有多種特徵和地層,可用於調查不斷變化的環境條件,其中一些條件可能有助於更廣泛地瞭解古代火星的宜居性。”

JPL 的 MSL 專案科學家 John Grotzinger 說,雖然“好奇號”的任務不包括生命探測,但預計該探測器將揭示有關紅色星球環境宜居性的線索。

Grotzinger 說:“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非常困難的挑戰。““我們希望能夠尋找有機碳。我們透過 MSL 能夠承諾和交付的是對火星環境歷史的理解。”

NASA 於今天(7 月 22 日)在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主辦的簡報會上公佈了著陸地點。此次宣佈恰逢該博物館慶祝火星日,紀念 NASA 的海盜 1 號火星探測器於 1976 年 7 月 20 日著陸 35 週年。

NASA 的“好奇號”探測器將是迄今為止送往火星的最大探測器。在今年晚些時候從佛羅里達州發射升空後,該探測器將花費數月時間巡航前往火星,計劃於 2012 年 8 月著陸。

該航天器重達一噸,大小與迷你庫珀汽車大致相當。這款精密的探測器旨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詳細地研究火星表面的各個方面,擁有一套 10 種不同的科學儀器。

照片:“好奇號”探測器,NASA 火星科學實驗室
“好奇號”將在火星上進行不同尋常的著陸
關於 NASA 下一代火星探測器的 6 個硬核事實

© 2011 TechMediaNetwork.com。保留所有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