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探測器進入小行星灶神星軌道——太空第一

該探測器成為第一個圍繞我們太陽系小行星帶中天體執行的探測器,創造了歷史

一艘無人美國宇航局探測器在距離地球1.17億英里的地方創造了歷史,於週六(7月16日)抵達巨大的小行星灶神星,使其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個圍繞太陽系小行星帶天體執行的航天器。

黎明號探測器在追逐四年後進入灶神星軌道,將花費大約一年時間研究這顆巨大的太空岩石,然後繼續前往另一顆名為穀神星的小行星。

灶神星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大小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相當,也是太陽系中最亮的小行星。它位於小行星帶中,這是一個環繞太陽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岩石天體帶。[照片:小行星灶神星和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工作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在一份宣告中說:“今天,我們慶祝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探索里程碑,因為航天器首次進入主小行星帶中天體的軌道。” “黎明號對小行星灶神星的研究是一項重大的科學成就,也指明瞭未來人們將在未來幾年內前往的目的地。奧巴馬總統已指示美國宇航局在 2025 年之前將宇航員送往小行星,而黎明號正在收集將為該任務提供資訊的重要資料。”

近距離觀察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於 2007 年啟動了耗資 4.66 億美元的黎明號任務,以探索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小行星。灶神星寬 330 英里(530 公里),大到天文學家認為它是一顆原行星。天文學家不明白為什麼這顆小行星如此明亮,並希望黎明號能解答這個問題以及其他關於灶神星的謎團

在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研究灶神星之後,預計黎明號探測器將啟動其離子推進系統,離開軌道前往穀神星——一個如此巨大的天體,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小行星,並被正式指定為矮行星。穀神星寬約 590 英里(950 公里)。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黎明號將於 2012 年抵達該目標。[太陽系中最奇怪的 7 顆小行星]

黎明號於 2007 年 9 月發射,在前往灶神星的旅程中已行駛超過 17 億英里(27 億公里)。

就在黎明號抵達灶神星後不久,該航天器向地球發射了一條訊息,以提醒其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美國宇航局控制人員這個里程碑。但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探測器抵達小行星的確切時間尚不清楚。任務管理人員最初估計到達時間大約為太平洋夏令時週五晚上 10 點(7 月 15 日;東部夏令時週六凌晨 1 點)。

任務管理人員在一份宣告中說:“黎明號的捕獲時間取決於灶神星的質量和引力,到目前為止,這些資料只是估計的。“小行星的質量決定了其引力的大小。”

他們補充說,灶神星質量越大,其引力就越大,它會比預期更早地將黎明號拉入軌道。如果小行星質量較小,引力就會較弱,黎明號將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進入軌道。

前往小行星的任務

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撇開到達時間不談,黎明號探測器無疑正在太空中開闢一條新道路。

雖然美國宇航局和其他航天機構過去的任務曾向小行星傳送過航天器,但這些目標都沒有在小行星帶中。

2000 年,美國宇航局的近地小行星交會探測器“舒梅克”(簡稱 NEAR Shoemaker)進入了小行星愛神星的軌道,最終在其任務結束時降落在該太空岩石上。日本的隼鳥號任務派遣一個探測器從糸川小行星採集樣本。該任務去年將糸川的微小顆粒帶回了地球。

美國宇航局於 2001 年首次批准了黎明號任務,即 NEAR Shoemaker 到達愛神星的一年後。但預算問題促使美國宇航局在 2006 年 3 月取消了該任務,這引發了研究人員的強烈抗議。美國宇航局在取消任務幾周後恢復了該任務。

美國宇航局現在計劃在 2016 年發射一項新的小行星任務,名為奧西里斯-雷克斯,將航天器送往近地小行星,並在 2020 年從太空岩石上採集樣本。該任務預計將在 2023 年將採集到的任何樣本帶回地球。

來自 SPACE.com 的更多資訊

© 2011 TechMediaNetwork.com。版權所有。

來自 SPACE.com (在此處查詢原始故事); 經許可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