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助推糞金龜找準方向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乍看之下,非洲蜣螂並不引人注目。 畢竟,這種生物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於將糞便滾成小球,以供日後食用。 然而,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蜣螂可能擁有一種此前動物界聞所未聞的本領:藉助月光導航。

蜣螂之間對食物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一旦其中一隻成功地滾成一個糞球,它就會迅速逃離。 最佳路線是直線,因為這是逃離攻擊者的最快路徑。 但是,瑞典隆德大學的瑪麗·達克和她的同事注意到, 只有在月光皎潔的夜晚, 蜣螂才會直線移動。 相比之下,在陰天晚上, 動物的運動則要混亂得多。 為了測試月光是否在引導昆蟲, 科學家們在滾球的蜣螂身上放置了一個偏振濾光片, 該濾光片將光線的偏振方向改變了90度。 在濾光片下, 這些生物進行了直角轉彎, 這表明它們根據月光的偏振方向來定位自己, 而月光的亮度只有太陽的百萬分之一。

儘管月光可以幫助蜣螂保持直線前進, 但由於它遵循對稱模式, 因此無法幫助動物區分左右。 包括蜜蜂和某些螞蟻物種在內的許多動物都利用太陽的偏振光來尋找方向, 但這是首次描述動物利用月光的偏振模式作為夜間嚮導。 然而,這可能不是唯一的一種: 作者指出,“這種能力可能最終會在動物界廣泛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