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領域中,很少有任務像試圖解開人類心智的運作那樣令人畏懼;心理過程的範圍似乎幾乎沒有限制。因此,神經生物學家經常透過觀察腦損傷導致的特定變化,來尋找關於正常功能的線索。最引人注目的精神障礙之一是失認症——源自希臘語,意為“知識的喪失”——最早由法國神經病學家 M.J. Babinski 於 1914 年描述。失認症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認知科學家,因為它表明感知和自我意識可能是由大腦的不同部分執行的不同功能。
失認症通常發生在右腦半球中風,導致左臂或左腿無法活動的人群中。這些人被稱為偏癱患者。一小部分偏癱患者表現出一種顯著的症狀:他們無法感知到自己癱瘓了。他們堅持認為自己癱瘓的肢體功能正常,即使在剛剛未能完成一些需要使用這些肢體的簡單任務之後也是如此。
現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腦與認知研究中心的兩位研究人員已經表明,在某些患者中,失認症的影響比之前認識到的更為深刻。一些失認症患者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癱瘓,他們也無法感知他人的癱瘓。這一發現似乎表明,我們對自身的意識與我們對他人的意識是密不可分的。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維拉亞努爾·S·拉馬錢德蘭和黛安·C·羅傑斯-拉馬錢德蘭(一對夫妻團隊)在 8 月 8 日出版的《Nature》雜誌上描述了這項實驗,實驗物件是三名女性,兩名 77 歲,一名 78 歲。由於中風,她們的左側身體都癱瘓了,因此只能坐在輪椅上。
拉馬錢德蘭聲稱,這些女性精神都很清醒,能夠流利地交談並進行簡單的算術運算。研究人員向她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以測試她們的失認症的性質:你能走路嗎?你能用雙手嗎?你能用右手嗎?你能用左手嗎?雙手力量一樣嗎?這三位女性都肯定地回答了所有這些問題,即使她們坐在鏡子前,鏡子裡的景象與她們的回答相悖。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隨後要求這些女性觀察另一位表現出左側偏癱的人。(在一個案例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位假裝癱瘓的健康男學生。)研究人員首先確定,這位他們稱之為“傀儡”的人無法回應移動左臂的指令。然後,他們詢問最初的受試者,這位傀儡的手臂是否移動正常,還是癱瘓了。
一位女性似乎對這個問題感到驚訝,回答說“他當然癱瘓了;他沒有移動他的手臂。” 然而,另外兩位女性毫不猶豫地回答說,這個人“沒事”,並且“正在上下移動他的手臂”。拉馬錢德蘭評論說,失認症患者的意識“完全扭曲,以適應他們居住的奇怪的新感官世界”。
之前的研究人員提出,每個人的大腦都有一個特定的神經區域,其中包含個體身體的圖式或表徵。根據這個模型,當腦損傷阻止新的感覺資料整合到圖式中時,就會發生失認症。圖式假說也可能解釋脊髓損傷或截肢後經常發生的“幻肢”現象,這涉及到關於身體的觸覺而非視覺幻覺。
拉馬錢德蘭夫婦推測,大腦的同一區域可能也包含其他人身體的表徵。(然而,其中一位患者正確地感知到傀儡的癱瘓這一事實表明,這些區域並非完全重疊。)兩年前在《Science》雜誌上描述的猴子實驗(Michael S. A. Graziano 等人,第 266 卷,第 1054-1057 頁;1994 年 11 月 11 日)支援了這一假設。研究人員發現,當猴子執行某些功能時,其額葉中的神經細胞會放電,當它們觀看其他猴子執行相同功能時,這些細胞也會表現出活動。這項工作為古老的身心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轉折;在某種意義上,我們的身體是自我投射的構造,是我們心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拉馬錢德蘭正在設計新的實驗,以測試失認症是否可以透過其他心理功能來克服。在一個初步結果中,他發現,如果他給一位失認症患者的左臂注射惰性鹽水溶液,但告訴她這是一種麻痺性麻醉劑,她就會承認自己癱瘓了。拉馬錢德蘭解釋說,研究這些綜合症可以深入瞭解關於我們如何獲得世界知識並在大腦中表徵這些知識的古老問題。“我們稱這個領域為‘實驗認識論’,只是為了惹惱哲學家,”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