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戀男女之間有可能成為“純朋友”嗎? 很少有其他問題能像這個問題一樣引發如此激烈的辯論,讓家庭聚餐如此尷尬,文學作品如此聳人聽聞,或者電影如此令人難忘。 然而,這個問題仍然沒有答案。 日常經驗表明,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非浪漫友誼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很常見——男人和女人並肩生活、工作和娛樂,而且似乎通常能夠避免自發地發生性關係。 然而,仍然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即這種表面上柏拉圖式的共存僅僅是一種 фасаде (façade), 一種精心設計的舞蹈,掩蓋了無數在表面之下湧動的性衝動。
最新研究表明,這種可能性可能有一些道理——我們可能認為自己能夠與異性成員成為“純朋友”,但“浪漫”的機會(或感知到的機會)通常潛伏在拐角處,等待在最不合適的時機撲過來。
為了調查真正的柏拉圖式異性友誼的可行性——這個話題在銀幕上比在科學實驗室中探討得更多——研究人員將 88 對大學異性朋友帶到了……一個科學實驗室。 隱私至關重要——例如,想象一下,如果兩個朋友得知其中一個——而且只有一個——在整個友誼關係中對另一個人抱有未言明的浪漫感情,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為了確保誠實的回答,研究人員不僅遵循了關於匿名和保密性的標準協議,還要求雙方朋友都同意——口頭上,並且在彼此面前——即使在離開測試機構後也不要討論這項研究。 然後將這些友誼對分開,並分別詢問每對中的每個人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與他們對與他們一起參加研究的朋友的浪漫感情(或缺乏浪漫感情)有關。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結果表明,男性和女性在體驗異性友誼方面存在很大的性別差異。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他們的女性朋友所吸引,反之亦然。 男性也比女性更可能認為他們的異性朋友被他們所吸引——這顯然是一種誤導性的信念。 事實上,男性對他們在女性朋友眼中有多大吸引力的估計,幾乎與這些女性的真實感受無關,而幾乎完全與男性自己的感受有關——基本上,男性認為他們經歷的任何浪漫吸引力都是相互的,並且對他們的女性朋友感受到的實際浪漫興趣程度視而不見。 女性也對她們的異性朋友的心態視而不見; 因為女性通常不會被她們的男性朋友所吸引,所以她們認為這種缺乏吸引力是相互的。 因此,男性始終高估了他們的女性朋友感受到的吸引力水平,而女性始終低估了她們的男性朋友感受到的吸引力水平。
男性也更願意對這種錯誤地認為的相互吸引力採取行動。 男性和女性同樣容易被戀愛中的異性朋友和單身異性朋友所吸引; 無論朋友的戀愛狀況如何,“性感”的朋友就是性感,“不性感”的朋友就是不性感。 然而,男性和女性在將有伴侶的朋友視為潛在浪漫伴侶的程度上有所不同。 雖然男性同樣有可能渴望與“有伴侶”的朋友和單身朋友進行“浪漫約會”,但女性對她們的男性朋友的戀愛狀況很敏感,並且對追求那些已經與他人有關係的人不感興趣。
這些結果表明,相對於女性而言,男性尤其難以成為“純朋友”。 使這些結果特別有趣的是,它們是在特定的友誼中發現的(記住,每個參與者只被問及與他們一起進入實驗室的特定的柏拉圖式朋友)。 這不僅僅是對關於性飢渴的男性和天真的女性的刻板印象的些許證實; 這是直接的證據,證明兩個人可以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體驗完全相同的關係。 男性似乎在他們所謂的柏拉圖式異性友誼中看到了無數的浪漫機會。 然而,這些友誼中的女性似乎有著完全不同的方向——一種實際上是柏拉圖式的方向。
在局外人看來,關於異性友誼中浪漫潛力的這些截然不同的觀點顯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而異性關係中的人們也同意這一點。 在一項後續研究中,249 名成年人(其中許多已婚)被要求列出與特定異性成員成為朋友的積極和消極方面。 與浪漫吸引力相關的變數(例如,“我們的關係可能會導致浪漫感情”)被列為友誼的消極方面的可能性是積極方面的五倍。 然而,男性和女性之間的差異也出現在這裡。 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將浪漫吸引力列為異性友誼的好處,並且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這種差異也在增加——年齡較小的男性比女性報告浪漫吸引力是異性友誼的好處的可能性高四倍,而年齡較大的男性報告浪漫吸引力是異性友誼的好處的可能性高十倍。
總而言之,這些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對於“純朋友”的含義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並且這些不同的看法有可能導致麻煩。 儘管女性似乎真誠地相信異性友誼是柏拉圖式的,但男性似乎無法關閉他們對更多東西的渴望。 即使兩性總體上都認為柏拉圖式朋友之間的吸引力弊大於利,但男性持有這種觀點的可能性低於女性。
那麼,男人和女人可以成為“純朋友”嗎? 如果我們都像女人一樣思考,幾乎肯定可以。 但如果我們都像男人一樣思考,我們可能正面臨嚴重的過度擁擠危機。
您是專門研究神經科學、認知科學或心理學的科學家嗎? 您是否讀過最近發表的同行評議論文,並希望就此撰寫文章? 請將建議傳送給《Mind Matters》編輯 Gareth Cook,他是《波士頓環球報》的普利策獎獲獎記者。 可以透過 garethideas AT gmail.com 或 Twitter @garethideas 與他聯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