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色星球上服從指令一年多之後,美國宇航局的火星車好奇號終於嚐到了自由的滋味。
這輛1噸重的好奇號火星車於週二(8月27日)首次使用自主導航,自行駛入一塊事先未經其操控人員審查過的地面。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隨著好奇號繼續向火星巨大的夏普山山腳長途跋涉,它可能會越來越多地使用這種“自動導航”能力。
在自動導航模式下,好奇號分析其在行駛過程中拍攝的照片,以規劃出一條安全的前進路線。這輛汽車大小的火星車於週二利用這項能力,找到了穿越一個小窪地的路徑,該窪地的精細特徵此前在其位置上是無法看到的。[好奇號的7大成就(至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我們可以看到窪地之前的區域,我們告訴火星車在那部分行駛到哪裡,”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火星車駕駛員約翰·賴特在一份宣告中說。“我們可以看到另一側的地面,我們在那裡指定了一個讓火星車結束行駛的點,但好奇號自己弄清楚瞭如何駕駛中間未知的區域。”
週二,好奇號在自動導航模式下行駛了約33英尺(10米),當天總行駛距離為141英尺(43米)。
好奇號於2012年8月5日降落在直徑96英里(154公里)的蓋爾隕石坑內,以確定火星是否曾經能夠支援微生物生命。這輛火星車已經完成了其主要任務目標,並在3月份確定一個名為黃刀灣的區域在數十億年前確實適合居住。
著陸後,好奇號在著陸點附近停留了將近一年。但在7月初,好奇號出發前往3.4英里高(5.5公里)的夏普山,夏普山的許多層記錄了這顆紅色星球隨時間變化的環境歷史。
美國宇航局官員表示,好奇號目前已在這段跋涉中行駛了0.86英里(1.39公里),沿著使用軌道觀測繪製的臨時路徑,還剩下約4.46英里(7.18公里)的路程。實際行駛路線可能會更長或更短,因為它將基於好奇號沿途拍攝的影像。
任務團隊還計劃在沿途的幾個地點停下來進行一些科學工作。第一個“航路點”距離好奇號目前的位置約0.31英里(0.5公里)。
“每個航路點都代表著好奇號在前往夏普山的漫長旅程中暫停並研究當地感興趣的特徵的機會,”加州理工學院(位於帕薩迪納)的好奇號首席科學家約翰·格羅欽格在一份宣告中說。
格羅欽格補充說:“根據HiRISE影像,這些特徵在地質上很有趣,並且它們非常靠近為到達夏普山腳提供最快捷路線的路徑。”他指的是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HiRISE儀器。“我們將對每個特徵進行幾溶膠日[火星日]的研究,如果它看起來足夠有趣,可能會選擇一個進行鑽探。”
版權所有 2013 SPACE.com,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授權,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