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用斯特拉迪瓦里琴的觸感演奏恐怖曲調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杜克大學新聞服務

杜克大學的一名研究生髮現,龍蝦透過演奏生物學上相當於小提琴的樂器來驚嚇捕食者。當受到攻擊時,一些馬龍蝦科(Palinuridae)的龍蝦會發出類似蟋蟀鳴叫的響亮刺耳的聲音。但在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希拉·帕特克表明,它們發聲的方式不同。蟋蟀和其他動物透過在帶脊的外部骨骼上刮擦堅硬的“撥片”來發出聲音——就像你可能用銼刀演奏洗衣板一樣——而馬龍蝦則透過摩擦柔軟的表面來發出聲音,就像用弓拉小提琴的琴絃一樣。

帕特克發現,龍蝦的“弓”是由其觸角上微小的天鵝絨狀延伸物組成的,稱為撥子。透過水下麥克風、運動感測器和高速影片,她觀察到龍蝦透過將撥子摩擦相當於琴絃的結構來發出其特有的聲音,這種結構是一塊光滑的板狀組織,覆蓋著微小的脊,位於眼睛下方。這兩個表面之間的摩擦使它們每秒粘住和滑動多次。雖然由此產生的聲音遠非音樂,但其機制基本上與演奏許多絃樂器所用的機制相同。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馬龍蝦的鎧甲般的殼和觸角通常足以震懾它們的大多數敵人。正如帕特克指出的那樣,然而,基於聲音的防禦可能成為龍蝦蛻殼期間的關鍵策略,因為在蛻殼期間,它們的殼變軟,最容易受到捕食者的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弦和弓的機制使它們能夠在不依賴堅硬部分的情況下發出聲音。“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解決方案,”帕特克說,“這是首次在動物身上發現這種情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