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從青蛙到開花植物的各種物種,都表現出對過去幾十年全球氣溫上升的響應行為變化。根據今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兩項研究結果,這些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代表了全球變暖的全球模式或“指紋”。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卡米爾·帕爾馬桑和衛斯理大學的加里·約赫對1700種動植物的資料進行了檢查,以評估氣候變化對全球生物的影響。他們確定,平均而言,物種分佈範圍平均每十年向地球兩極移動6.1公里。與此同時,諸如產卵和遷徙等春季活動每十年提前2.3天發生。作者得出結論,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指導方針, “非常有信心” 氣候變化已經影響了生物系統。
在第二份報告中,斯坦福大學的特里·L·魯特和她的同事分析了143項先前發表的科學研究的資料,其中包括關於1473個物種的資訊。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與溫度相關的持續變化,並指出“這些研究的證據平衡強烈表明,全球變暖的重大影響已經在動植物種群中顯現出來。” 報告指出,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物種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因為這些地區的溫度升高比低緯度地區更為明顯。作者認為他們的發現可能只是預示著未來的情況。魯特說:“很明顯,如果現在檢測到這些生態變化,而過去100年間全球平均氣溫估計僅升高了華氏一度,那麼到2100年,當氣溫可能升高多達華氏11度時,對物種和生態系統可能會產生更多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