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理論。定律。這些科學詞彙經常被隨意使用,但公眾通常會誤解它們的含義。
現在,一位科學家認為,人們應該完全摒棄這些被誤解的詞彙,並用“模型”一詞來代替它們。但其他幾位科學家表示,這些並非唯一引起麻煩的科學詞彙,僅僅用其他詞彙來代替這些詞彙只會導致新的、被廣泛誤解的術語。
“像‘理論’這樣的詞彙是一個技術性的科學術語,”斯坦福大學的化學家邁克爾·費耶爾說。“許多人錯誤地理解了它的科學含義,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停止使用它。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好的科學教育。”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從“理論”到“顯著”,以下是七個經常被誤用的科學詞彙。
1. 假設
公眾如此廣泛地誤用假設、理論和定律這些詞彙,以至於東南路易斯安那大學的物理學家雷特·阿蘭在 Wired Science 的一篇部落格文章中寫道,科學家應該停止使用這些術語。[驚人的科學:25個有趣的事實]
“我認為在這一點上,拯救這些詞彙是不值得的,”阿蘭告訴 LiveScience。
假設是對某些可以實際測試的事物的提出的解釋。但“如果你只是問任何人什麼是假設,他們會立即說‘有根據的猜測’,”阿蘭說。
2. 僅僅是理論?
氣候變化否認者和創造論者已經使用“理論”一詞來質疑氣候變化和進化論。
“就好像它不是真的,因為它僅僅是一個理論,”阿蘭說。
儘管有大量證據支援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
部分問題在於,“理論”一詞在通俗語言中的含義與在科學中的含義截然不同:科學理論是對自然世界某些方面的解釋,這些解釋已透過重複實驗或測試得到證實。但對於普通的張三或李四來說,理論只是存在於某人頭腦中的一個想法,而不是植根於實驗和測試的解釋。
3. 模型
然而,理論並不是唯一引起麻煩的科學短語。即使是阿蘭首選的用來代替假設、理論和定律的術語——“模型”——也存在問題。這個詞不僅指玩具汽車和時裝模特,而且在不同的科學領域也意味著不同的事物。氣候模型與數學模型截然不同,例如。
“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對這些術語的使用彼此不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人類學家約翰·霍克斯在一封給 LiveScience 的電子郵件中寫道。“我不認為‘模型’會改善情況。它現在在物理學中具有一定的穩固性,主要是因為標準模型。相比之下,在遺傳學和進化論中,‘模型’的使用方式截然不同。”(標準模型是支配粒子物理學的主流理論。)
4. 懷疑論者
當人們不接受人為造成的氣候變化時,媒體經常將這些人描述為“氣候懷疑論者”。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氣候科學家邁克爾·曼恩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這可能對他們評價過高。
“僅僅基於對科學的脆弱、無效且往往帶有議程驅動的批評來否認主流科學根本不是懷疑論。那是反向思維……或否認,”曼恩告訴 LiveScience。
相反,真正的懷疑論者對科學證據持開放態度,並願意公正地評估它。
“所有科學家都應該是懷疑論者。正如[卡爾]·薩根所描述的那樣,真正的懷疑論是科學的‘自我糾正機制’,”曼恩說。
5. 先天與後天
“先天與後天”這個短語也讓科學家感到頭疼,因為它極大地簡化了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密歇根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丹·克魯格說。
“這是現代進化論者會畏縮的事情,”克魯格告訴 LiveScience。
基因可能會影響人類,但表觀遺傳變化也會影響人類。這些修飾改變了哪些基因被開啟,並且既是可遺傳的,又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塑造人類行為的環境可以是子宮內胎兒接觸的化學物質,也可以是一個人長大的街區,也可以是他們童年時代吃的食物型別,克魯格說。所有這些因素都以混亂、不可預測的方式相互作用。
6. 顯著
另一個讓科學家感到惱火的詞是“顯著”。
“那是一個巨大的推諉之詞。它指的是統計學上的顯著,還是指重要的?”密蘇里大學文理學院院長邁克爾·奧布萊恩說。
在統計學中,如果差異不太可能是由隨機機會造成的,那麼某件事就是顯著的。但這可能不會轉化為有意義的差異,例如,在頭痛症狀或智商方面。
7. 自然
“自然”是科學家的另一個難題。這個術語已成為美德、健康或美好的代名詞。但並非所有人工的東西都是不健康的,也並非所有自然的東西都對你有好處。
“鈾是天然的,如果你注射足夠的鈾,你就會死,”克魯格說。
克魯格說,“天然”的同胞“有機”也具有有問題的含義。雖然有機對科學家來說僅僅意味著“碳基”,但這個術語現在也被用來描述不含農藥的桃子和高檔棉床單。
糟糕的教育
但儘管這些詞彙可能經常被誤解,但科學家們表示,真正的問題是人們在初中和高中沒有接受嚴格的科學教育。因此,公眾不理解科學解釋是如何形成、測試和接受的。
克魯格說,更重要的是,人腦可能並沒有進化到能夠直觀地理解假設或理論等關鍵科學概念。
大多數人傾向於使用思維捷徑來理解他們每天接觸到的大量資訊。
克魯格說,這些傾向之一是在絕對意義上的真理和虛假或謊言之間做出“二元區分”。“對於科學來說,它更像是一個連續統一體。我們不斷地構建我們的理解。”
版權所有 2013 LiveScience,TechMediaNetwork 公司。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不得釋出、廣播、重寫或重新分發此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