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刊登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想象一個極其龐大的管絃樂隊演奏了140億年。起初,樂聲聽起來和諧悅耳。但仔細聆聽:有些地方跑調了。令人困惑的是,大號和低音提琴正在輕柔地演奏著不同的樂章。
當科學家們“聆聽”宇宙微波背景(CMB)輻射中演奏的宇宙音樂時,情況也是如此,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我們瞭解早期宇宙條件的最大尺度視窗。大爆炸後不久,隨機漲落——可能要歸功於量子力學的作用——顯然在宇宙的能量密度中產生了。它們的體積膨脹,最終變成了今天的星系團。這些漲落很像聲波(普通的聲波是空氣密度的振盪),而140億年前在整個宇宙中迴響的“聲音”被印在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上。現在,我們看到了一張以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變化的形式繪製在天空中的聲音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