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物理學兼職教授 P. Andrew Karam 解釋說。
核反應堆透過裂變產生能量,裂變是指原子核分裂成兩個或多個較小原子核的過程。在裂變過程中,少量質量轉化為能量,這些能量可用於驅動發電機發電。為了利用這種能量,需要受控的鏈式反應才能發生裂變。當反應堆中的鈾核分裂時,會產生兩個或多箇中子,這些中子隨後會被其他原子核吸收,導致它們也發生裂變。反過來會釋放出更多的中子,從而實現連續裂變。
裂變產生的中子具有高能量並以極快的速度移動。這些所謂的高速中子不像移動較慢的中子那樣有效地引起裂變,因此在大多數反應堆中,它們會透過慢化過程減速。液體或氣體慢化劑(通常是水或氦)會將中子冷卻到引發裂變的最佳能量。這些較慢的中子也稱為熱中子,因為它們被帶到與周圍冷卻劑相同的溫度。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然而,與大多數普通核反應堆相比,快反應堆使用諸如液態鈉之類的非高效慢化劑的冷卻劑,因此其中子保持高能量。儘管這些高速中子不太擅長引起裂變,但它們很容易被鈾的一種同位素 (U238) 捕獲,然後變成鈽 (Pu239)。這種鈽同位素可以再加工並用作更多反應堆燃料或用於製造核武器。可以設計反應堆以最大化鈽的生產,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實際上產生的燃料多於消耗的燃料。這些反應堆被稱為增殖反應堆。
增殖反應堆之所以可能,是因為自然界中存在的鈾同位素的比例。天然鈾主要由不易裂變的 U238 和易裂變的 U235 組成。然而,天然鈾不適合在核反應堆中使用,因為它只有 0.72% 的 U235,這不足以維持鏈式反應。商業核反應堆通常使用鈾燃料,其 U235 含量已濃縮至 3% 到 8% 之間(按重量計)。雖然 U235 主要發生裂變,但燃料中超過 90% 的原子是 U238——潛在的中子捕獲目標和未來的鈽原子。
當 U238 捕獲中子時產生的 Pu239,形成 U239,然後經歷兩次 β 衰變,恰好比 U235 更容易裂變。Pu239 在每個反應堆中形成,並且在反應堆執行時也會發生裂變。事實上,核反應堆可以從這種鈽裂變中獲得大量能量。但是,由於這種鈽會裂變,因此會減少燃料中剩餘的量。因此,為了最大化鈽的生產,反應堆必須儘可能多地產生鈽,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分裂量。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增殖反應堆也是快反應堆的原因。高速中子是鈽生產的理想選擇,因為它們很容易被 U238 吸收以產生 Pu239,並且它們引起的裂變比熱中子少。一些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可以產生的燃料比它們使用的燃料多 30%。
然而,在核反應堆中產生額外的燃料並非沒有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所產生的鈽可以被移除並用於核武器。另一個問題是,為了提取鈽,必須對燃料進行再加工,從而產生放射性廢物,並可能導致高輻射暴露。出於這些原因,在美國,卡特總統停止了這種乏燃料再處理,使得增殖反應堆的使用成為問題。
美國建造了兩個實驗性增殖反應堆,但都沒有商業化發電。密歇根州的恩里科·費米核電站是美國第一個快中子增殖反應堆,但僅從 1963 年執行到 1972 年,之後由於工程問題導致許可證續簽失敗並隨後退役。美國唯一其他商業快中子增殖反應堆——田納西州的克林奇河核電站的建設在 1983 年因國會削減資金而停止。在世界其他地方,目前只有印度、俄羅斯、日本和中國擁有運營中的快中子增殖反應堆計劃;英國、法國和德國實際上已經關閉了他們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