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如何做生意

人類和其他動物在經濟傾向方面有共同的傳承——包括合作、報答恩惠和對被佔便宜感到不滿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正如我搬出辦公室後,辦公室不會長期空置一樣,自然界的“房地產”也一直在易手。潛在的住所範圍從啄木鳥鑽的洞到海灘上空的貝殼。經濟學家所說的“空置鏈”的一個典型例子是寄居蟹的住房市場。為了保護柔軟的腹部,每隻螃蟹都揹著房子,通常是廢棄的腹足動物殼。問題是螃蟹會生長,而它的房子不會。寄居蟹總是在尋找新的住所。一旦它們升級到更寬敞的殼,其他螃蟹就會排隊等待空出的殼。

人們很容易看到供需在這裡起作用,但由於它在相當非個人的層面上展開,很少有人會認為螃蟹的版本與人類的經濟交易有關。如果動物達成類似“如果你把房子給我,我就把那條死魚給你”的交易,螃蟹的互動會更有趣。然而,寄居蟹不是交易者,事實上,它們毫不猶豫地強行驅逐房主。然而,其他更具社會性的動物會進行談判,它們處理資源和服務交換的方式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經濟行為是如何以及為何演變而來的。

Frans B. M. de Waal 是埃默裡大學“生命連線中心”主任,他在那裡研究靈長類動物的行為和進化。他是《共情時代:自然對更友善社會的啟示》(Harmony Books,2009年)的作者。

更多作者 Frans B. M. de Waal 的文章
大眾科學雜誌 第292卷 第4期本文最初以“動物如何做生意”為標題發表在大眾科學雜誌 第292卷 第4期 (), 第73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405-7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