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騙上當:媒體如何操縱你的思想

媒體釋出的宣告會在數百萬人的頭腦中悄悄植入扭曲的觀念。 瞭解兩種常用的謬論可以幫助您區分事實與虛構

2003年,將近一半的美國人錯誤地認為美國政府已經找到了確鑿的證據,證明伊拉克與基地組織之間存在聯絡。 更重要的是,根據馬里蘭大學國際政策態度專案和知識網路(一家民意調查和市場調研公司)2003年的一份報告,幾乎四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調查人員幾乎已經證實了伊拉克境記憶體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伊拉克的真實情況是如何在美國民眾的頭腦中被如此嚴重地扭曲的呢?

許多人將這種誤解歸因於出於政治動機的虛假資訊宣傳活動,旨在爭取對伊拉克武裝鬥爭的支援。 然而,我們認為這些欺騙並非預謀。 相反,它們很可能是新聞媒體討論中經常出現的常見推理錯誤的結果,這些錯誤很容易愚弄毫無戒心的公眾。

新聞節目通常帶有隱含的偏見,即使所呈現的資訊在很大程度上是準確的,但也可能以誤導的方式來描繪事實和觀點。 然而,透過熟悉發言人如何製造虛假印象,媒體消費者可以學會忽略某些說法,從而避免受騙上當。 我們發現了兩種普遍存在的謬論——其中一種廣為人知,另一種是新近發現的——這兩種謬論滲透到了關於伊拉克戰爭的討論中,並且普遍存在於政治辯論和其他論述中。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將稻草紡成愚人金
一種常見的歪曲資訊的方法是所謂的稻草人論證。 在這種策略中,一個人不準確地總結對方的立場以削弱它,然後駁斥這種不準確的解讀。 例如,在2005年11月的一次演講中,喬治·W·布什總統在回應有關從伊拉克撤軍的問題時說:“我們聽到有些人說,現在就撤軍。 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這將是一個可怕的錯誤。 這會向我們的軍隊發出錯誤的資訊,向我們的敵人發出錯誤的資訊,並向伊拉克人發出錯誤的資訊。” “有些人”主張“現在”從伊拉克撤軍的說法是一個稻草人,因為它誇大了對方的觀點。 即使是最堅定的布什總統的反對者也沒有支援立即撤軍。 大多數人建議在幾個月內將士兵送回家,這是一個更合理和更具說服力的計劃,但被布什總統的稻草人論證削弱了。

稻草人論證也用於無數其他場合。 例如,在1996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接受演講中,比爾·克林頓評論道:“…… 恕我直言[對鮑勃·多爾],我們不需要建造通往過去的橋樑。 我們需要建造通往未來的橋樑。” 多爾確實談到了恢復早期美國的價值觀,但克林頓錯誤地暗示多爾只回顧過去(而克林頓則展望未來)。 人們可能會使用稻草人來詆譭他們不贊同的理論。 例如,將進化論描述為“完全隨機的偶然性”是一種稻草人論證; 它歪曲了一個複雜的理論,該理論僅部分基於可能導致更好生存機會的突變的隨機性。

最近,在2006年與斯科特·F·艾金合著的一篇論文中,我們中的一位(塔利斯)記錄了稻草人策略的一種變體。 在塔利斯稱之為弱者論證的策略中,一個人會針對對方最弱的(或最弱之一的)論點或支持者進行攻擊,而不是像稻草人論證那樣歪曲對手的立場。 在2007年7月版的Talking Points節目中,比爾·奧賴利反駁了紐約時報關於我們在伊拉克戰爭中失敗的說法,他說:“紐約時報週日在其社論版上宣佈在伊拉克戰敗,毫無疑問,反戰運動勢頭正盛。” (社論實際上說的是“一些伊拉克戰爭的反對者正在玩弄美國戰敗的想法”,但讓我們假設奧賴利的描述是正確的。)

然後,奧賴利為所謂的失敗提供了一個弱者解釋:“事實是,伊拉克政府及其許多公民根本沒有盡力打擊恐怖分子和腐敗。 美國無法控制那個國家。 沒有哪個國家可以…… 不幸的是,伊拉克未能自救已經成為現實。” 雖然伊拉克未能幫助打擊恐怖主義和腐敗可能是我們正在輸掉戰爭的原因,但伊拉克的問題也可能源於一系列後勤原因,其中一些原因可能會給現任政府帶來負面影響。 然而,奧賴利將對這些原因的任何討論都排除在外,壓制了對伊拉克“戰敗”的各種其他可能的——也可能更可能的原因的討論。 與此同時,他聲稱“美國無法控制那個國家”以及“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轉移了對美國政府的指責。

弱者論證非常普遍。 在2005年丹佛《落基山新聞》的一篇社論中,保守派作家和活動家大衛·霍洛維茨抨擊了前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民族研究學者沃德·丘吉爾,他將丘吉爾的觀點描述為“可恨和無知的”。 然後,霍洛維茨繼續聲稱,丘吉爾激進的“仇恨美國”的信念“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學術界”的信念。 因此,他以丘吉爾(弱者)為例,論證“終身激進分子”已將大學變成左翼政治機構,並顛覆了學術事業,從而未能承認學術界存在更受尊敬和政治上更主流的學者。

尋找真相
弱者策略比稻草人策略更難察覺。 因為稻草人論證與對手的真實立場密切相關,所以聰明的聽眾可能能夠在誇張、輕描淡寫或其他扭曲的版本中發現真相。 然而,弱者論證更不透明,因為它包含一絲真相,並且通常與也應該提出的更強有力的論點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因此,聽眾必須對情況瞭解更多才能想象到說話者或作者巧妙地忽略的資訊。

儘管如此,精明的消費者可以通過了解稻草人和弱者謬論的工作原理來識破許多這類謬論。 另一種策略是始終考慮說話者或作者的動機或議程,並特別警惕社論、電視評論節目等中歪曲的事實陳述。 從更平衡的新聞來源獲取新聞也是明智之舉。 另一種方法是在您自己的腦海中構建反對您之前聽到的內容的最佳論點,然後再接受它為真。 或者乾脆問問自己:我為什麼應該相信這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