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可能是肺癌治療的關鍵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日本和美國肺癌患者的基因變異可能影響他們對化療的反應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研究人員發現,總體而言,日本肺癌患者對化療的反應比美國患者更好,但他們也往往會經歷更多因治療而引起的身體虛弱的副作用。

為了確定原因,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臨床研究主任大衛·甘達拉發起了一項臨床試驗,該試驗在性別、年齡和疾病嚴重程度方面與美國和日本患者進行了密切匹配。

甘達拉今天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的新聞釋出會上宣佈,差異在於基因。“當我們觀察患者的預後時,[我們發現]決定結果的不是種族,而是基因型,”他告訴《大眾科學線上》。甘達拉還是薩克拉門託西南腫瘤小組的肺癌試驗負責人,該小組是美國最大的聯邦資助癌症試驗網路之一,但他承認,考慮到涉及的患者人數較少(156人),還需要進行更多研究。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所有志願者都接受了相同的“經典組合”化療藥物:卡鉑,一種破壞腫瘤細胞DNA的鉑類藥物,以及紫杉醇(以商品名泰素銷售),它會擾亂腫瘤細胞分裂,使其進行程式性細胞死亡。一年後,超過 50% 的日本患者仍然存活,而美國患者(主要是白人)只有 37%。 然而,日本受試者出現副作用的可能性幾乎是美國受試者的三倍,最突出的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即抵抗疾病的白細胞計數較低。

甘達拉說:“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能夠獲得宿主的DNA,”他指出,當研究人員分析患者的血液樣本時,發現有四個關鍵基因在存活和死亡的患者之間存在差異。“這些基因負責紫杉醇的代謝或細胞如何修復鉑化合物造成的損害。”

在具有其中一個基因(稱為CYP3A4)的特定變異的患者中,肺癌進展所需的時間是具有不同版本基因的受試者的 2.75 倍。這種有利的基因變異在日本同質人群中比在多民族美國人群中更為常見。

根據甘達拉的說法,該研究表明,“宿主的DNA與腫瘤DNA [同樣]重要”,這決定了哪種治療方案會最成功。 他指出,乳腺癌病例護理的標準部分是測試患者Her2基因的活性。如果發現水平很高,醫生通常會使用包括藥物赫賽汀的治療方法,因為它已知可以抑制Her2的活性,而Her2的活性已被發現會促進癌症進展。 “當某些事情變得足夠重要時,”甘達拉說,“它就會轉化為護理標準。” 他預測,基因檢測有一天可能會成為治療肺癌患者的標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