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產出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
人類與大型猿類有許多共同特徵,但少數關鍵特徵使我們與眾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我們能言善辯的口才。事實上,一些學者認為語言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先決條件。然而,言語究竟是如何以及何時在我們的祖先中進化出來的,一直難以解釋。
新的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開這個謎團。在今天《自然》雜誌線上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中,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發現了一種與語言相關的基因FOXP2的人類變體與在我們的近親大型猿類中發現的版本之間存在重要差異。對黑猩猩、大猩猩、猩猩、獼猴、小鼠和人類中編碼FOXP2蛋白的DNA進行測序顯示,人類FOXP2在DNA的氨基酸構建塊中包含獨特的改變。該研究的作者,德國萊比錫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的斯萬特·帕博及其同事表示,這一發現和其他證據“強烈表明,該基因一直是近期人類進化過程中選擇的目標”。
研究人員推測,人類FOXP2中明顯的改變可能解釋了我們能夠精細控制嘴和喉部運動的能力——這是大型猿類所缺乏的天賦。如果是這樣,並且如果如該團隊的估計所表明的那樣,該變體在人類歷史的最後20萬年(大約是解剖學意義上的現代人類出現的時間)在人類群體中確立下來,那麼口才可能成為他們擴張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