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還是敵人?

我們瞬間評價他人的方式與邏輯關係不大,而與外貌關係很大

你正走進一節火車車廂、一家餐廳、一家當地商店。當你走進裡面時,你會掃視那裡的人。你一個都不認識,但在幾秒鐘內,你對他們所有人都有了印象。他看起來很友善,她顯得躲閃,那個青少年似乎具有威脅性。即使你正在評估他們身體的實際線索——性別、膚色、身高、年齡——你似乎已經知道你認為誰是可愛的,誰是你應該避免的。

我們的大腦能夠如此迅速地得出結論,這一事實令人震驚。這也令人不安:儘管在最初的時刻大腦可獲得的資訊很少,但我們的第一印象會影響我們對一個人的持續認知,而不管他或她後來的言語和行為是否與我們倉促的初步看法相矛盾。

為了做出這樣的社會認知,我們依賴於我們一生中學到的模式和刻板印象。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男人開著豪華轎車時,我們對他有什麼印象:一個炫富的富人還是一個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如果我們看到一個十幾歲的女孩正努力照顧一個哭鬧的嬰兒,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準備不足的母親還是一個保姆?我們從腦海中提取出幾十個標籤,並將它們應用到其他人身上。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持續釋出關於發現和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我們的社會認知也始終處於活躍狀態。我們無法關閉它。我們非常重視它;當我們做出決定時,它通常是影響天平傾斜的因素,儘管我們甚至可能沒有意識到它正在影響我們。社會認知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切——從我們愛上誰到我們信任誰來向我們推銷保險。在每種情況下,我們有多喜歡這個人都起著重要作用。但是,為什麼我們覺得某些人立刻就討人喜歡,而對另一些人則不信任呢?

美貌受青睞
我們“決定”喜歡誰的過程不如我們願意認為的那樣開放。我們傾向於遵循一些頑固的偏見。例如,二十年前,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的心理學家 S. Michael Kalick 證明,我們通常偏愛那些與我們自己相似的面孔、體型和服裝風格。儘管這聽起來很膚淺,但我們確實會受到美貌的顯著影響。至少在評估異性成員時,我們的心更容易對那些天生擁有完美肌膚、飄逸秀髮、潔白牙齒以及身材勻稱苗條的人敞開。進化心理學家認為,我們會被這些特徵吸引,部分原因是它們向我們負責選擇配偶的原始大腦回路傳送積極訊號:“我很健康。我擁有強大的基因特徵!”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我們的大腦確實花時間進行批判性思考時,過度的完美可能會引起不信任、自卑或嫉妒。通常在法庭訴訟中,如果外貌出眾的被告人似乎利用美貌達到某種目的,他們會受到更嚴厲的判決。然而,對不同社會情況的研究一致認為,我們的大腦會自動對有吸引力的人做出積極反應。

情感勝過邏輯
當然,我們都有過與有吸引力的人相處的糟糕經歷。這些遭遇揭示了社會認知的一個主要弱點:先入為主的觀念可能會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然而,我們很少意識到這些偏見,這使得它們對我們具有影響力。它們是持久的且難以推翻的。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病學研究所的 Tania Singer 和 Joel S. Winston 得出了這一結論,當時他們向測試物件展示了各種人的肖像。其中一些面孔立即在杏仁核中引起警報——杏仁核是大腦中心附近的一個結構,被認為是情感的所在地——表明照片中的人“沒有激發信任感”。然而,當稍後告訴受試者他們所看到的人的優點時,很少有人表示這些資訊改變了他們的最初印象。

心理學家已經研究社會認知幾十年了,但直到最近,腦成像和電感測技術才開始闡明其生物學根源。“社會神經科學”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學科,但這些發現正在幫助專家們解讀是什麼讓我們將陌生人判斷為朋友或敵人。

例如,來自眼睛視神經的視覺訊號會傳遞到兩個大腦區域:前腦(意識思維發生的地方)和杏仁核。這兩個區域都會評估我們所看到的東西,但方式完全不同。杏仁核首先在毫秒內自動且獨立地做出朋友或敵人的判斷。前腦僅在杏仁核做出判斷後才發揮作用,並且它在有意識地分類和評估視覺資訊時會受到該評估的影響。

多倫多大學的神經心理學家 William A. Cunningham 及其同事測試了這種雙重處理的影響。他將 15 名受試者中的每一位都置於磁共振成像機中。他對他們每個人大聲朗讀名人的名字,例如比爾·考斯比、亞西爾·阿拉法特和聖雄甘地。受試者被指示回答一箇中性問題(“他活著還是死了?”)和一個情感驅動的問題(“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影像顯示,受試者輕鬆地回答了第一個問題。在第二種情況下,Cunningham 觀察到杏仁核的活動顯著增加,尤其是與帶有負面含義的名字(例如阿道夫·希特勒)相關的名字。然而,前腦顯示出與中性問題期間大致相同的活動水平,而與名字是否引起正面或負面印象無關。從本質上講,杏仁核對是否宣佈某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投了決定性的一票。情感評估超過了認知評估。

杏仁核的其他職責之一是充當危險探測器,被潛在威脅啟用。它的快速反應可以指示我們是以戰鬥還是逃跑來應對。在 20 世紀 90 年代的開創性工作中,紐約大學的 Joseph LeDoux 表明,憤怒的人臉比已知的威脅本身(例如蛇)更能引起杏仁核的強烈反應。最近,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 Ahmad R. Hariri 在 28 名受試者觀看帶有憤怒或恐懼表情的面孔的照片時,對他們的大腦進行了成像。Hariri 還向他們展示了蛇、鯊魚和槍支的照片。這兩組圖片都引起了杏仁核的顯著反應,但它對威脅性面孔的反應更強烈。

社會大腦
杏仁核變得越活躍,我們的情緒動盪就越劇烈,我們進行推理的能力就越下降。決策是憑直覺做出的,而不是理性評估的結果。

女性在判斷他人的性格以及表達對他人的同情心方面往往比男性更勝一籌。劍橋大學的英國心理學家 Simon Baron-Cohen 說,原因是女孩從小就被教導要對他人的感受敏感,並在必要時提供安慰。這種社會化有助於磨練感官、直覺和觀察能力。

女性也更傾向於根據“直覺”——或者更好的是,“杏仁核感覺”——做出決定。最後,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利用她們的語言中心。因此,女性通常更善於口頭表達,因此更容易在情感上接近他人。

Baron-Cohen 和越來越多的神經科學家認為,左腦包含實際的“社會大腦區域”,使大腦能夠準確地感知他人。根據 Baron-Cohen 的說法,左腦在女性胎兒和嬰兒以及幼年女孩中發育得更快,從而在語言和社交智力方面建立了終身優勢。

與男性相比,女性在決定一個人的好感度時,也被認為更多地使用嗅覺。2002 年,費城莫奈爾化學感官中心的實驗心理學家 Pamela Dalton 證明,女性的鼻子比男性靈敏得多。杏仁核再次在評估嗅覺資訊方面發揮決定性作用。因此,氣味與情緒反應密切相關。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 Noam Sobel 發現,杏仁核不僅對難聞的氣味反應強烈,而且對宜人的氣味也反應強烈。Sobel 由此支援了 Cunningham 的說法,即該結構可能負責自發的吸引力感覺和選擇配偶,以及恐懼和反感。

跟隨你的鼻子
無論嗅覺、語言和社會大腦有多重要,教訓是,我們建立重要的反應並做出許多重要的決定,不是基於精確的思考,而是基於吸引力或排斥感。

大自然已經開發出一種系統,可以快速判斷陌生人是友善的還是具有威脅性的。該系統在沒有智力干預的情況下執行。缺點是我們無法逃脫其功能。杏仁核和社會大腦會操縱我們,無論我們是否願意。當然,我們的前腦和有意識的推理有輸入,可以否決評估。但是,當涉及到情感問題時,也許我們現代的、有思考能力的人應該更多地信任我們的嗅覺,它已經經過數千年的完善。

(延伸閱讀)

  • 社會評價的神經成分。William Cunningham 等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第 85 卷,第 4 期,第 639–649 頁;2003 年。

  • 眨眼之間:不思考的思考的力量。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小布朗公司,2005 年。

社會評價的神經成分。 William Cunningham 等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第 85 卷,第 4 期,第 639-649 頁;2003 年。

社會評價的神經成分。 William Cunningham 等人,《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第 85 卷,第 4 期,第 639-649 頁;2003 年。

眨眼之間:不思考的思考的力量。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小布朗公司,2005 年。

眨眼之間:不思考的思考的力量。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小布朗公司,2005 年。

SA Mind Vol 16 Issue 1本文最初以“朋友還是敵人?”為標題發表於SA Mind 第 16 卷第 1 期(),第 78 頁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mind0405-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