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芬蘭語的起源——以及說這些語言的人——長期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幾乎所有其他歐洲人都說印歐語系的語言:大多數北歐人說日耳曼語族語言;東歐人使用斯拉夫語族語言。但是,芬蘭就坐落在它們之間。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那裡使用的語言被歸類為烏拉爾語系,與鄰國的語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為了尋找這些民族的起源,赫爾辛基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小組對不同烏拉爾語系民族之間的遺傳關係進行了新的審視。
在安-克里斯汀·西韋寧的指導下,該團隊研究了來自 25 名男性的 Y 染色體,他們都是烏拉爾語系語言的使用者。受試者來自卡累利阿人、鄂畢-烏戈爾人、三個薩米人群體以及來自芬蘭三個不同地區的芬蘭人。特別是,科學家們研究了 Y 染色體上所謂的 SNP(單核苷酸多型性)。SNP 是遺傳密碼中單個“字母”的變異。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變異對個體的特徵沒有影響,但它們作為標記——就像地圖上的地標一樣——對研究人員非常有用。在這項研究中,它們幫助科學家追蹤了參與者的父系血統。
總而言之,研究人員在這些群體中發現了六種特定的 SNP 組合——其中兩種在薩米人和芬蘭人中都很普遍。因此,他們得出結論,芬蘭人和薩米人至少有兩個不同的,但共同的創始 Y 染色體譜系。這些譜系的流行程度也因芬蘭人或薩米人來自該國的哪個地區而異。有趣的是,這些發現與考古資料相符,考古資料表明芬蘭分兩波被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