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世紀以來,轉瞬即逝且高度主觀的情感世界一直是哲學家的專屬領域。但在過去的30年裡,安東尼奧·R·達馬西奧一直致力於表明,情感是當大腦解讀情緒時產生的,而情緒本身只是身體對外部刺激做出反應的純粹生理訊號。
達馬西奧於1944年出生於葡萄牙里斯本,自1986年以來一直擔任愛荷華大學神經學系主任。他和他的妻子,神經學家漢娜·達馬西奧,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腦損傷資料庫之一,其中包括數百項關於腦損傷和診斷影像的研究。儘管安東尼奧·達馬西奧的病人所受的某些損傷非常嚴重,但所有這些都為他理解情緒和情感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精神疾病提供了資訊。
近年來,達馬西奧對情緒在我們決策過程和自我認知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感興趣。在他幾本廣受歡迎的著作中,他展示了某些情感是如何成為我們生存的基石。今天,他認為我們內在的情緒調節過程不僅保護了我們的生命,而且實際上塑造了我們最偉大的文化成就。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能夠繼續存在。
—採訪者:瑪努埃拉·倫岑
心智:達馬西奧教授,是什麼讓您對人類情感的本質如此著迷?
安東尼奧·R·達馬西奧:起初,我對所有型別的神經損傷都感興趣。如果大腦的某個區域失去功能,患者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巨大或細微的變化。有一天,我問自己,一個可以透過智力測試,但甚至無法安排自己生活的人,究竟缺少了什麼?這類患者在完全理性的辯論中可以表現出色,但例如,卻無法避免涉及不必要風險的情況。這些問題主要發生在額葉損傷之後。正如我們的測試所證明的那樣,結果是缺乏正常的情緒反應。我仍然對這樣一個事實感到著迷:情感不僅僅是理性的陰暗面,它們也有助於我們做出決定。
心智:您區分了情感和情緒。如何區分?
達馬西奧:在日常語言中,我們經常交替使用這兩個詞。這表明情感與情緒之間的聯絡有多麼緊密。但對於神經科學來說,情緒或多或少是身體對某些刺激產生的複雜反應。當我們害怕某事時,我們的心臟開始加速跳動,嘴巴變得乾燥,皮膚變得蒼白,肌肉收縮。這種情緒反應是自動且無意識地發生的。當我們的大腦意識到這些生理變化後,情緒才會產生;只有那時我們才會體驗到恐懼的感覺。
心智:那麼,情緒是由情感形成的嗎?
達馬西奧:是的。大腦不斷接收來自身體的訊號,記錄我們體內正在發生的事情。然後,它在神經圖譜中處理這些訊號,然後將其編譯到所謂的軀體感覺中心。當讀取這些圖譜,並且明顯記錄到情緒變化時,情感就會產生——就像我們身體狀態的快照一樣。
心智:根據您的定義,所有情感都起源於生理。真的是這樣嗎?
達馬西奧:有趣的是,並非所有情感都源於身體對外部刺激的反應。有時,變化純粹是在大腦圖譜中模擬的。例如,當我們對病人感到同情時,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會在內心重現那個人的痛苦。此外,我們身體狀態的對映永遠不會完全精確。極度的壓力或極度的恐懼,甚至生理上的疼痛都可能被忽略;大腦會忽略傳遞疼痛刺激的生理訊號。
心智:情感和情緒之間的區分讓人聯想到17世紀哲學家勒內·笛卡爾的二元論思想——身體和心靈代表自主系統。但您在您的著作《笛卡爾的錯誤》中反駁了這一觀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身心之間的關係?
達馬西奧:對我來說,身體和心靈是特定生物過程的不同方面。哲學家巴魯赫·斯賓諾莎在笛卡爾時代之後不久就支援了與我類似的觀點,即關於身心問題。在他的《倫理學》中,他寫道:“構成人類心靈觀念的物件是身體。” 斯賓諾莎因此預見了現代神經生物學的發現。
心智:的確,在您的最新著作《尋找斯賓諾莎》中,您將他描述為“一位精神免疫學家,正在開發一種能夠產生反激情抗體的疫苗”。那麼,只有沒有激情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嗎?
達馬西奧:斯賓諾莎讓我著迷,不僅因為他在生物學思想方面超前於時代,還因為他從這些思想中得出的關於正確生活和建立社會的結論。斯賓諾莎是一位非常熱愛生活的思想家。他建議用快樂等積極情緒來對抗悲傷和恐懼等消極情緒。他將這種實踐理解為達到內心平靜和斯多葛式的鎮定的方法。
心智:除了幫助我們做出決定之外,情感還有哪些其他功能?
達馬西奧:我現在的興趣已經遠遠超出了決策問題。在我們的實驗室裡,我們正在更深入地研究諸如同情、羞恥或自豪等社會情感——它們構成了道德的基礎。神經生物學不僅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性,也幫助我們理解社會互動規則。然而,要真正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更廣泛的研究方法:除了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之外,許多人文學科也可以做出貢獻,特別是人類學和社會學。
心智:看來您的研究也擴充套件到了定義意識。情感扮演什麼角色?身體扮演什麼角色?
達馬西奧:意識,很像我們的情感,是基於對身體的表徵以及身體在對某些刺激做出反應時如何變化的。沒有這種表徵,自我認知是不可想象的。我認為人類發展出自我認知主要是為了建立一個穩態的有機體。大腦不斷需要關於身體狀態的最新資訊,以調節所有維持其生命的程序。這是有機體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生存的唯一途徑。僅有情緒——沒有有意識的情感——是不夠的。如果成年人突然失去自我認知,他們就會像嬰兒一樣無助。
心智:那麼,動物也一定具有意識嗎?
達馬西奧:我相信動物會發展出非常基本的自我概念——我稱之為“核心自我”。但是,要擁有像我們這樣更廣泛的自我,就需要自傳體記憶。
心智:您是否相信我們有一天能夠創造出人工意識和情感?
達馬西奧:只有當一個有機體能夠建立身體功能以及大腦中發生的相關變化的表徵時,它才能擁有情感。透過這種方式,有機體才能感知到它們。沒有這種機制,就不會有意識。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可能在機器中發展出來,或者我們是否真的想要擁有情感的機器。
心智:對情感的研究是否會幫助找到更好的精神疾病治療方法?
達馬西奧:毫無疑問。情緒障礙構成了大多數心理疾病的核心——抑鬱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未來將開發出針對特定細胞和分子系統的新型藥物等特定療法。其他形式的療法也肯定會受益,從傳統的心理療法到社會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