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管生成之父”猶大·福克曼昨天因明顯的心臟病發作去世。享年74歲。抗血管生成是一種透過切斷腫瘤的血液供應來餓死腫瘤的方法。
福克曼曾擔任波士頓兒童醫院血管生物學專案主任,並於 1967 年至 1981 年擔任該醫院的外科主任。在他的任期內,他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開創性的文章,指出腫瘤需要血管生成,即形成新的血管(從已有的血管中形成),以提供其細胞生長到一定大小所需的營養。他在 20 世紀 60 年代擔任海軍外科醫生時首次產生了這一見解,當時他的任務是開發一種可以在戰鬥中救命的血液替代品。(當時,癌症研究的教條是腫瘤不需要新的血管才能茁壯成長。)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福克曼被他的同行視為棄兒,他們完全駁斥了他的理論。每當他宣佈一項發現時,他都會受到批評。為了在所有其他資金來源枯竭後繼續他不受歡迎的研究,他被迫從化學公司孟山都那裡獲得了 2300 萬美元的鉅款。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的工作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他堅信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到 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當他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兩種天然蛋白質——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內皮抑素可以有效阻斷血管生成時,形勢開始好轉。1997 年,福克曼的團隊發表了一篇論文,描述了實驗結果,表明內皮抑素透過切斷血液供應,大大縮小了侵襲性惡性腫瘤的體積。但這還不是全部:他還無意中發現,該療法不僅減緩了腫瘤的生長,而且透過靶向基因更穩定的血管制造內皮細胞,而不是高度可變的腫瘤細胞,實際上阻止了腫瘤的生長;這防止了腫瘤對蛋白質產生免疫力或產生耐藥性。
1998 年,當諾貝爾獎科學家、DNA 雙螺旋的共同發現者詹姆斯·沃森在《紐約時報》的頭版上宣佈他“將在兩年內治癒癌症”時,福克曼成為媒體轟動人物。當時,福克曼的抗血管生成療法已成功縮小了小鼠身上巨大的腫瘤,其大小可與人類身上兩磅(0.9 公斤)的腫塊相提並論。幾乎一夜之間,血管生成抑制劑成為當時最熱門的癌症療法。
福克曼在 2002 年接受《大眾科學》採訪時說:“一開始,我感到巨大的壓力。[新聞]在這些藥物完成臨床試驗之前就提高了人們對血管生成抑制劑的期望和需求……對於任何一種新的療法,何時告知公眾始終是一個難題。如果太早,那麼醫生就會被患者的電話淹沒,要求提供無法獲得的藥物。如果太晚,那麼批評者就會說,晚期疾病患者的希望被摧毀了。”
在過去十年中,抗血管生成藥物在人體臨床試驗中取得了不同的結果,包括一項試驗中,42 名患有影響激素產生神經細胞的癌症的患者中,只有 4 人接受內皮抑素治療後獲得了長期緩解。然而,如今,許多成功的療法都涉及血管生成。2004 年初,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批准了由基因泰克公司生產的阿瓦斯汀,與化療聯合使用,用於治療結直腸癌;另一種抗血管生成藥物沙利度胺於 2006 年獲得 FDA 批准,用於治療多發性骨髓瘤(身體漿細胞的癌症,產生抗體的白細胞);一些抗血管生成劑也已獲准用於治療黃斑變性(一種進行性視力損害疾病,會破壞視網膜的黃斑或中心部分)。
福克曼在 2005 年接受《商業週刊》採訪時說:“我非常滿意。過去,我們總是認為,除非你讓病人真的病得很重,用這些毒性很強的化療藥物充斥身體,否則治療就無效……有了這些血管生成藥物,你就不會有這種情況。我的所有患者都評論說他們多麼有力量;他們都回到了工作崗位。”
哈佛醫學院腫瘤生物學教授拉凱什·賈恩記得邀請福克曼在 1983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為他講授的腫瘤病理生理學課程做講座,福克曼在那裡同時擔任兒科手術和細胞生物學教授。“他是我一生中認識的最具魅力的演講者之一,”賈恩談到這位在近十年後成為他在哈佛的同事和聯合講師的人時說。“他使科學人性化……這是我努力效仿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