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報道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據估計,全球有 1.7 億人感染了致命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其中大多數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感染了。事實上,該病毒通常會在體內潛伏多年而未被發現,然後最終導致晚期肝病。研究 HCV 的努力一直受到病毒不願在實驗室中生長的阻礙。然而,一項新研究的結果有望改變這種狀況。根據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份報告,洛克菲勒大學的查爾斯·M·賴斯 (Charles M. Rice) 及其同事發現,某些 HCV 毒株在一種名為 NS5A 的蛋白質的特定區域含有突變,這使得病毒能夠在細胞培養物中更自由地複製。利用這一點,該團隊開發了一種培養系統,該系統應使研究人員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更快速地進行病毒的遺傳分析和測試化合物藥物。此外,對於複製似乎至關重要的 NS5A 區域本身可能代表著一個良好的藥物靶點。賴斯說:“這對於病毒的遺傳學研究和設計篩選有效藥物的方法來說是一項重大突破。” “這真的可以加快藥物發現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