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1989年3月24日,埃克森·瓦爾迪茲號在威廉王子灣北部觸礁,洩漏了4200萬升原油,汙染了1990公里的海岸線。在洩漏事件發生後的幾天內,大約有2000只海獺、302只港海豹和約25萬隻海鳥死亡。現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研究報告警告說,十多年後,仍然有大量的石油殘留,而且石油洩漏的長期影響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具破壞性。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查爾斯·H·彼得森和他的同事們彙編並分析了數十項先前研究的結果。彼得森說,結果“表明,在埃克森·瓦爾迪茲號洩漏事件發生後的多年裡,石油以驚人的數量持續存在於粗糙潮間帶沉積物下的地下儲層中。這些石油被隔離在受波浪作用、光照和細菌抑制的風化條件下,毒性持續了十年或更長時間。” 反過來,暴露於這種石油會導致更多的動物死亡。例如,鮭魚在洩漏事件發生後的四年內死亡率增加,因為孵化中的卵子與石油接觸。與此同時,較大的海洋哺乳動物和鴨子也遭受了不良影響,因為它們的獵物受到了汙染。該團隊估計,受洩漏影響的貽貝床等海岸棲息地需要長達30年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
科學家們說,這些發現應該為制定更好的方法來評估大規模石油洩漏的生態風險提供資訊。此外,這項工作也適用於其他環境修復領域。“認識到魚卵長期暴露於低至十億分之幾濃度的石油會導致間接的更高死亡率,這表明迫切需要更好地控制石油烴和其他毒素的雨水徑流,”彼得森說。“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每5000萬人每年洩漏的石油量相當於埃克森·瓦爾迪茲號的石油洩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