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雞並不會真的讓你犯困

不要責怪感恩節火雞中的色氨酸。飯後昏昏欲睡可能是碳水化合物和酒精造成的。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現在是感恩和互相指責的季節。超級委員會、白宮、“百分之一”、希臘、義大利——指責似乎在今年秋天到處蔓延。因此,本著分擔責任的精神,我們認為也許可以請一位醫生,密歇根大學的霍華德·馬凱爾博士,幫助我們重新審視一個更經典的指責案例:火雞是感恩節晚餐後我們昏昏欲睡的唯一罪魁禍首嗎?還是其他配菜也有份?

新聞小時:我們可以把責任歸咎於這隻鳥嗎?

馬凱爾博士:大多數人將其歸咎於僅僅是往肚子裡塞了太多食物。更注重醫學的人士則認為,大量進食會導致血液供應轉移到胃腸系統,以消化所有這些火雞、調味品、土豆和南瓜派。但實際上,轉移的血液往往來自骨骼肌肉組織,並且在心臟每次搏動時增加泵血量的能力幫助下完成。事實上,心血管系統嚴格控制著大腦的血液和氧氣流動,並且不會在任何餐後下降。

最近,化學家們提出,宴會後的昏昏欲睡是由火雞肉中高含量的氨基酸 L-色氨酸引起的。(甚至有一集《宋飛正傳》是關於試圖透過餵食火雞讓人睡覺的。)但儘管火雞確實含有高水平的 L-色氨酸,但它與我們食用的許多其他肉類中的含量相當。此外,為了讓 L-色氨酸真正讓你犯困,你需要空腹服用,並且不攝入任何其他型別的氨基酸或蛋白質。但是平均一片火雞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而且通常不是唯一一道菜。

那麼真正的醫學答案是什麼呢?這很可能與感恩節餐桌上提供的其他食物有關,特別是那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菜餚。在動物和人類身上進行的實驗室研究表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膳食會觸發胰腺釋放胰島素,胰島素是一種幫助我們分解和利用糖分的激素。但是胰島素也會刺激肌肉吸收大量中性支鏈氨基酸,而不是色氨酸,色氨酸是一種芳香氨基酸。這導致血液中 L-色氨酸與支鏈氨基酸的比率更高,最終,在腦脊液中,腦脊液是沐浴和緩衝脊髓和大腦的體液。現在是所有這些有機化學和人體生理學的高潮:大腦將 L-色氨酸轉化為血清素,最終被松果體代謝為褪黑激素,這種物質許多旅行者都知道是天然的安眠藥。

順便說一句,許多感恩節晚餐的另一種催眠劑是酒精。太多烈酒、葡萄酒或啤酒肯定會讓你昏昏欲睡,往好的方面說,充其量只是脾氣暴躁或最壞的情況是成為危險的司機。所以享受這頓飯,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並限制酒精攝入量,以度過一個安全的感恩節。

本文經PBS新聞小時許可轉載。它於首次發表於 2011 年 11 月 23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