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狀況:快照 [音訊幻燈片]

我們星球的狀況如何?它的健康狀況以及人類對其產生的影響是什麼?基於《全球保護地圖集》中的地圖,《大眾科學》在此多媒體演示中為您帶來關於我們星球的全球視角。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影響深遠的故事。


 

文字稿

這是地球。我們與近兩百萬種動植物物種共享這個星球。至少,這是迄今為止已識別的數量。科學家仍在不斷發現新物種。

正如以下來自《全球保護地圖集》的地圖所揭示的那樣,人類要為每年約 140,000 個物種的消失負責。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科學家將現在這個時代稱為人類世,或人類的時代。我們是地球上的主導力量——無論好壞。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數量。在 20 世紀初,地球上只有 15 億人。今天,將近 70 億人。人口增長率已經放緩,但我們可以預期到 2050 年將有 90 億人。

當然,不僅僅是數量。還有消費。世界上更富裕的居民消耗更多的東西——從水到貴金屬。因此,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帶有人類活動的印記,無論是海洋中部的塑膠汙染還是為農田清理的森林。

正是對農業的需求是棲息地破碎化的主要驅動因素,而棲息地破碎化反過來又是如此多的同類物種正在減少的主要原因。它們的家園要麼消失了,要麼隨著農業的擴張而縮小。

但我們也對行星規模的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比如氣候。這要歸功於我們燃燒化石燃料——在過去 300 年裡,每 10,000 個空氣分子中增加一個額外的二氧化碳分子。

這個看似微小的增加意味著對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每一種生物都將產生巨大的變化。而且周圍的生物多樣性減少了,無法幫助動植物適應這個變化的世界,這再次是由於我們對地球陸地和水域的影響。但這裡仍然有一些地方擁有豐富的獨特動植物群。

並且有越來越多的土地被永久保護起來,試圖讓自然空間保持自然狀態,無論是亞馬遜雨林的一部分還是青藏高原。現在大約有 1500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保護,這意味著我們為我們的地球夥伴留下了一點空間。畢竟,這是我們所有人擁有的唯一星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