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奈米線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佐治亞理工學院

隨著電子裝置小型化的不斷推進,工程師們夢想著寬度不超過一奈米的導線。導線越細,他們就能在單個矽晶片上整合更多功能,裝置的速度就越快,能耗就越低。但這些夢想被一些非常現實的難題所打斷:當器件變得如此微小時,它們不再遵循通常的物理定律;取而代之的是,奇怪的量子行為開始發揮作用。

然而,佐治亞理工學院計算材料科學中心和IBM T. J. Watson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的一些新成果,應該有助於電氣工程師們更加安心地入睡。他們使用一臺巨型超級計算機,對寬度不超過幾個原子的矽奈米線連線到鋁引線後,在量子世界中實際如何工作進行了大規模模擬。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將幫助確保那些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報道能夠擁有未來。


他們的預測提供了幾個有趣的見解:由於引線和矽中的原子軌道結合,有限的電導可能會困擾長度小於一奈米的奈米線,就像上面圖示的那樣。(青色球體代表鋁原子;黃色球體是矽原子;藍色球體是氫原子。)所謂的肖特基勢壘,它形成於兩種材料之間並阻止電子流動,應該不會太高,以至於需要危險的電壓才能跨越它們。摻雜——一種最佳化當今半導體的常見做法——如果奈米線可以由矽簇製成,像碳富勒烯一樣包裹摻雜劑,那麼可能不會成為問題。而且,電子的波動性可能會干擾特定配置中透過奈米線的電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