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潛水器“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與已退役的俄羅斯空間站同名,意為“和平”或“世界”)被恰如其分地命名——它們的部署在複雜性上可與太空任務相提並論,而且它們確實引起了“世界”的關注。當一艘核動力破冰船在北極點碾碎10英尺(3米)厚的8月冰層時,俄羅斯水手們準備讓潛艇下潛2.5英里(4公里)。在船尾的航跡中出現了一個洞,潛艇被放了下去。在北冰洋底部,一艘潛艇採集了地面樣本,這是這次任務的表面目的,而另一艘潛艇則放置了一個裝有俄羅斯國旗的鈦合金艙。
莫斯科2007年的這一噱頭因其炫耀性地蔑視外交禮儀而受到廣泛嘲笑,但達到了其預期的效果:其他國家感到不安。加拿大總理斯蒂芬·哈珀匆忙前往北極進行主權巡視,丹麥科學部長髮布了初步調查結果,表明北極點實際上是丹麥的。
世界上大約30%的未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潛藏在北冰洋融化的冰層之下,沿海國家渴望開始在海底劃線。雖然世界其他三大洋的五分之三仍然是公海,但北極可能只會保留兩個被指定為人類共同遺產的小盆地。其餘部分將分配給挪威、丹麥、俄羅斯、加拿大和美國——他們都希望發財。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 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關於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海底資源主張的規則源於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該公約允許一個國家從低潮線起擁有230英里(370公里)的專屬經濟區。有一個例外:如果大陸架超出200英里的限制,一個國家的資源主張可以擴大。如果提出這樣的主張,將由地質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和水文地理學家組成一個委員會,評估一個國家延伸大陸架的科學證據。
以先例為基礎的國際條約並不總是與尖端研究相吻合。佛蒙特法學院教授貝齊·貝克從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希利”號破冰船上調查阿拉斯加西北部的楚科奇海返回後報告說,科學和法律未能溝通。“法律中有許多術語在科學上是模稜兩可的,”她說。“你如何定義‘自然延伸’?‘坡腳’在哪裡?” 在北極,異常寬闊的大陸架和長長的海底半島使問題複雜化。
“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讀這些短語,但在丹麥和格陵蘭內部,對由此產生的公式有很好的共識,”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技術主管弗萊明·克里斯蒂安森說。“委員會現在正在調查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宣告,因此他們的裁決應該很快澄清此事。” 大多數150個公約簽署國都有2009年的截止日期來提出他們的宣告,多達50個沿海國家可能會競標將其領海延伸到鄰近水域。
在北極的五個沿海國家中,只有美國從未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它不會向委員會提交任何資料。“少數參議員反對放棄任何主權,他們擔心大而壞的聯合國會瓜分北極資源,”貝克說。“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不是聯合國運營的行動。”
沒有人會開始投資昂貴的資源勘探和開採,如果他們可能會被國際裁決驅逐,因此外大陸架在未來30年左右不會進行開發,貝克說。三英里(五公里)深度的鑽探挑戰也不容低估,因為現有的平臺無法使用。海底將必須容納回收綜合體,碳氫化合物可能必須透過管道輸送到陸地。在不斷移動的冰層上,只有最強大的加固鑽井平臺或鑽井船才能生存,如果發生洩漏,清理幾乎是不可能的。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一份報告,有大約900億桶未開發的石油和1.67萬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大多數天然氣位於靠近俄羅斯的北冰洋。總部位於英國的石油公司BP,PLC與俄羅斯簽署了一項價值170億美元的勘探協議,希望以此取代其目前在北海的油田產量下降。
挪威的國有石油公司Statoil擁有寒冷天氣方面的專業知識,希望利用巴倫支海的礦藏,而總部位於加拿大的帝國石油公司是競標加拿大在波弗特海地區主張的少數公司之一。“地震將幫助我們確定我們可能想在哪裡鑽探,但最終在我們真正開鑿油井之前,我們不會知道我們是否選錯了地方,”帝國石油公司該地區的地質科學經理格倫·麥克裡蒙說。
除了石油和天然氣等已經很有價值的商品外,世界下一個替代能源可能就隱藏在北極冰層中。天然氣水合物——冰和甲烷的混合物——只在高壓和低溫下才能找到。日本石油、天然氣和金屬國家公司為在海底一英里深處減壓礦藏的研究提供了大量資金。“人們意識到,‘天哪,當你把它放到甲板上時,這東西就開始冒泡和嘶嘶作響。它實際上是易燃的。這到底是什麼?’”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北方資源開發專案經理大衛·斯科特說。斯科特說,一旦現有油田減少,天然氣水合物預計將佔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使有了最好的地球物理資料,仍然會有政治問題。最大的需要談判的特徵是羅蒙諾索夫海嶺,它橫穿北冰洋,從西伯利亞延伸1240英里(2000公里)到格陵蘭和加拿大的埃爾斯米爾島。“羅蒙諾索夫海嶺有可能與這三者相連,” 格陵蘭自治政府礦產和石油副部長喬恩·斯科夫·尼爾森說。“我們的地質調查可能會發現北極地區是格陵蘭大陸架的一部分。”
羅蒙諾索夫可能是西伯利亞大陸架的一部分,在新生代期間,當歐亞盆地在北冰洋底部開啟時,它向北斷裂,但它目前與俄羅斯的關係存在爭議。俄羅斯、加拿大和丹麥最終都可能主張對海嶺——以及與之相關的豐富資源的所有權。
“很難想象海嶺在如此長的距離內是連續的,”阿爾伯塔省卡爾加里北美北極研究所所長貝努瓦·博尚說。“但找出答案並非難事。只是在冰下很難進入,而且價格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