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點com到雲計算:舊事物煥發新生

有時,雲計算似乎和它命名的那個大氣現象一樣,沒有明確的定義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方式是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雲計算”是推動下一代資訊可訪問性的技術,還是僅僅是科技公司為了推銷更多他們已經在銷售的東西而設計的營銷活動? 答案介於這兩個極端之間。 使雲計算得以運轉的大部分要素——網際網路、移動計算機、網路資料儲存、託管在資料中心並透過網路交付的軟體等等——早在十多年前的網際網路泡沫時代就已經存在了。 新的,或者至少是更新近的是,可以線上交付給更廣泛的裝置的內容種類更多了。

什麼是雲計算? 任何在電腦或智慧手機上或透過任天堂Wii觀看Netflix電影的人都使用過“雲”。 任何使用過FlickrDropbox來分享照片、文件或影片的人也是如此。 從最嚴格的意義上講,“雲”是透過公共網路交付的資訊和服務池。(聽起來有點像網際網路)。 其他定義規定,訪問這些資訊的裝置只有非常小的儲存容量和很少的軟體,除了Web瀏覽器和作業系統。

雲裡霧裡的含義
雲計算作為營銷術語的成功,導致科技公司重新定義和擴充套件其定義,以包括他們已經提供的大部分內容。 與其說是單一的雲,不如說是像Amazon.com、GoogleHPIBMMicrosoft這樣的公司銷售的服務,使客戶能夠建立他們自己的與公共網路隔離的私有云。 在這種型別的場景中,“雲”變成了“網路”甚至可能是“內聯網”的同義詞,它為擁有密碼的人提供訪問許可權。 更令人困惑的是像Apple iTunes這樣的服務,它需要安裝特殊的軟體在電腦或智慧手機上才能訪問線上儲存的音樂、電影和其他內容。

即使是像軟體製造商甲骨文的執行長拉里·埃裡森這樣的矽谷名人,也大聲批評雲計算是炒作。 埃裡森在2009年指出,“它只不過是一臺連線到網路的計算機。” (影片) 埃裡森同年還指出,“計算機行業是唯一一個比女裝更受時尚驅動的行業。” (影片) 當然,這並沒有阻止甲骨文後來推出和營銷其自己的雲計算產品

無論雲計算如何定義(以及重新定義),使其運轉的關鍵是訪問可擴充套件的計算能力、儲存、網路頻寬和其他資源,而使用iPhone觀看Hulu上最新電視節目的人可能對此一無所知。 過去,根據需要申請更多或更少資料中心資源的能力被稱為按需計算、實用計算或軟體即服務。 今天,它是雲計算,儘管重點仍然是經濟地管理保持網路執行所需的資源。

敲門磚
雲服務的可用性對於初創公司來說是一個福音,這些公司通常沒有很多錢花在伺服器、儲存裝置或管理這些系統的人員上。 Amazon.com以線上市場而聞名,自2006年成立Amazon Web Services LLC (AWS)以來,一直將其資料中心的一部分提供給其他企業(其中許多是初創公司)。 AWS高階業務開發經理Deepak Singh表示,Netflix此後已將大量內部基礎設施遷移到AWS,包括關鍵應用程式,如電影推薦系統、影片轉碼、客戶分析和片名選擇佇列。

AWS聲稱擁有數十萬客戶,包括大型企業和初創企業,遍佈190多個國家。 例如,AWS Simple Storage Service儲存了超過3390億個線上物件,峰值超過每秒20萬筆交易。 Netflix、Dropbox、歐洲航天局 (ESA)、Yelp和其他客戶的主要好處是,他們只需為他們使用的計算機資源付費,而許多內部資訊科技部門如果能夠使用超過其資料中心資源20%的資源,就被認為是高效的,Singh說。

宕機
當一家公司將自己的命根子(特別是資料)交給另一家公司時,安全性和穩定性始終是一個問題。 一個危險是雲服務提供商會崩潰,導致客戶的網站也隨之癱瘓。 最近亞馬遜就發生了這種情況,該公司報告其北美的一些資料中心發生中斷,阻止了一些客戶訪問他們的資料,中斷了服務,甚至關閉了一些客戶的網站。 亞馬遜在幾天內完全恢復了其彈性計算雲 (EC2) 服務。 問題主要是由網路配置更改引起的。

儘管AWS雲服務的中斷造成了問題,但該公司堅稱,它能夠投入比大多數運營內部資料中心的公司更多的資源來解決問題。 Singh說,這些資源還擴充套件到保護資料免受網路盜竊。“我們經常發現我們可以提高公司的安全態勢,”他補充道。“我們的規模允許在安全監管和對策上進行比幾乎任何大型公司都能負擔得起的更多的投資。”

一線希望?
對雲計算——以及資料中心本身——的另一個抨擊是,它們需要大量的電力來維持機器運轉。 綠色和平組織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利用雲計算炒作來推廣其最近題為“你的資料有多髒?”的報告 (pdf)。 在報告中,綠色和平組織點名批評了幾家公司,包括所有主要的雲服務公司,以及Facebook和Twitter,因為它們龐大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

綠色和平組織報告稱,執行這些基礎設施的資料中心消耗了全球能源需求的1.5%至2%(美國為3%),並且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 “如果網際網路是一個國家,它的用電量將排名第五,僅次於日本,高於俄羅斯,”綠色和平組織稱。“但與地理國家不同,網際網路的資料中心遍佈世界各地,聚集在提供強有力的稅收優惠和廉價但通常是骯髒的電力的地區。”

將資料中心批評為能源消耗大戶,卻沒有考慮到這些設施通常整合了數十家甚至數百家公司的計算機操作,否則這些公司將管理自己的IT系統,而不是簡單地不使用計算機,雲計算倡導者反駁道。 “資料中心成為此類投訴的目標之一的原因是,你集中瞭如此多的計算,以至於它們開始消耗兆瓦級的能源,”雅虎首席技術官雷米·斯塔塔說。 擁有Flickr的雅虎,為研究雲計算提供基礎設施資源。 但對於資料中心公開使用的每一兆瓦電力,可能還有兩到三倍的能源被分散在不同公司的計算機中使用,他說,並補充說,至少在資料中心,可以將多臺計算機整合到一臺伺服器上,並且可以開發新的節能方法來冷卻這些伺服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