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大學心理學助理教授瑞秋·S·赫茲提供了以下解釋
簡單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原因可能不是您所期望的那樣。氣味確實會以各種方式影響人們的情緒、工作表現和行為,但這並不是因為氣味像藥物一樣對我們起作用,而是我們透過與它們的經驗來對它們起作用。也就是說,為了讓氣味在您身上引起任何反應,您必須首先學會將其與某些事件聯絡起來。這種氣味如何影響我們的解釋是基於所謂的聯想學習,聯想學習是指由於個人的過去經歷,一個事件或專案與另一個事件或專案聯絡起來的過程。然後,連結的事件能夠針對原始情況引發條件反射。在嗅覺中,這個過程可以理解如下:在非條件刺激(例如醫院的手術過程)的背景下體驗到一種新的氣味,這會引發非條件情緒反應,例如焦慮。然後,這種氣味就成為醫院經歷的條件刺激,並獲得在未來遇到時引發焦慮條件反應的能力。這種機制解釋了氣味是如何變得被喜歡或不喜歡的,以及它們是如何引發情緒和心情的。
我們知道,嗅覺的神經學基礎尤其適合聯想學習和情緒處理。嗅球是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並與處理情緒(杏仁核)和聯想學習(海馬體)的邊緣結構直接相連。沒有其他感覺系統與情緒和聯想學習的神經區域有這種型別的密切聯絡,因此,氣味引發情緒聯絡具有強大的神經學基礎。
支援科學新聞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今天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兒童研究和跨文化研究都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表明對氣味的反應是透過聯想機制學習的。許多研究表明,氣味學習在出生前就開始了,當時來自母親飲食的味道化合物被納入羊水中,並被髮育中的胎兒攝入。在對母親在懷孕期間食用大蒜、酒精或香菸煙霧等氣味獨特的物質進行監測的研究中,發現她們的嬰兒比未接觸過這些氣味的嬰兒更喜歡這些氣味。這些早期學習到的偏好也會影響兒童後期甚至成年期的食物和味道偏好。[請注意,味道主要由氣味產生;味覺僅貢獻鹹、酸、甜、苦和鮮味的感覺。]餵養除了提供營養外,還是母親和孩子之間進行親密身體接觸和情感聯絡的機會。因此,在食物背景下的聯想學習中,情感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嬰兒在依偎時會接觸到香水等偶然氣味的其他例子表明,這些偶然的氣味隨後變得更受歡迎。
儘管大多數氣味反應是在童年時期獲得的,但由於許多經歷的新穎性和顯著性,任何時候遇到新的氣味,聯想學習機制都可以決定氣味感知。由於氣味與重要他人和特有的美食偏好有關而喜歡或不喜歡氣味的軼事,是聯想學習和情感背景如何影響氣味感知的典型例子。在這方面重要的是跨文化研究結果,這些結果清楚地表明,“一人之肉,他人之毒藥”。
在 60 年代中期,在英國,成年受訪者被要求評價一系列常見氣味。在美國,在 1970 年代後期進行了一項類似的研究。兩者都包括冬青的氣味,在英國的研究中,冬青的氣味被評為最令人不快的氣味之一。相比之下,在美國的研究中,它獲得了最高的令人愉快評級。歷史可以解釋這種差異。在英國,冬青的氣味與藥物有關,特別是對於 1966 年研究的參與者來說,與二戰期間流行的止痛藥有關(這些人對這段時期不會有美好的回憶)。相反,在美國,冬青的氣味完全是一種糖果薄荷味,並且具有非常積極的內涵。也沒有經驗性的跨文化資料表明對“令人反感”氣味的評價有任何共識。事實上,在美國軍方最近進行的一項旨在製造“臭氣彈”的研究中,不可能找到一種(包括美國軍隊配發的廁所氣味)被各個種族群體一致認為令人不快的氣味。因此,文化差異不僅僅在於“中性”或中等氣味,我們認為“臭”的氣味也存在文化差異。
為了檢驗對氣味的反應是作為首次感知氣味的情感背景的函式而學習的這一概念,我們進行了一項研究,其中將一種新的氣味與積極或消極的情感體驗配對。我們發現,在配對程式之後,給予測試氣味的評分隨著配對的情緒而變化;根據參與者擁有的配對體驗,使氣味隨後被感知為好或壞。嗅覺感官屬性可能產生非學習影響的一種情況是當氣味具有刺激性時(例如,氨氣),因此在氣味感覺發生的同時會感到不適,這種情況發生在氣味刺激三叉神經以及引起嗅覺感覺時。許多氣味在不同程度上會引起三叉神經刺激,純粹的氣味和三叉神經刺激之間的主觀區分是不可能做出的。這些情況解釋了為什麼您可能有過立即被某種氣味排斥的經歷。遇到氣味的背景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您在特定情況下沒有預料到某種氣味,您可能會對它的反應比其他情況更消極。例如,如果您認為您正在伸手去拿酒杯,但實際上您錯誤地從水杯中啜飲;您從未喝過如此糟糕年份的葡萄酒!
因此,現在您瞭解了聯想學習如何產生我們的氣味偏好,但正如我在一開始所說,它也解釋了氣味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甚至行為。許多研究表明,人們喜歡的氣味讓他們感覺良好,而不喜歡的氣味讓他們感覺不好。這些情緒反應也在生理上得到了報告。例如,對各種喜歡或不喜歡的香氣的皮膚電導率、心率和眨眼率與該人正在體驗的情緒相符。
從氣味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到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思維(認知)和行為(行為)還有進一步的影響。在認知方面,情緒已被證明會影響創造力,典型的發現是,情緒積極的人比情緒消極的人表現出更高的創造力水平。氣味也可以產生相同的效果。當人們接觸到他們喜歡的香氣時,創造性問題解決能力比他們接觸到令人不快的香氣條件時更好。
更進一步的是情緒對思維的影響如何轉化為可觀察到的行為。越來越多的文獻表明,積極情緒與生產力、績效和幫助他人的傾向增加有關,而消極情緒會減少親社會行為。值得注意的是,在令人愉悅的環境氣味存在的情況下,親社會行為和生產力也會得到增強。例如,與未接觸氣味操作的人相比,接觸烘焙餅乾或烤咖啡氣味的人更傾向於幫助陌生人。在令人愉悅的氣味清新劑環境中工作的人也報告說自我效能感更高,設定了更高的目標,並且比在無氣味條件下工作的參與者更可能採用高效的工作策略。令人愉悅的環境氣味也被發現可以增強在乏味任務中的警覺性,並提高字謎和單詞完成測試的效能。相反,難聞的氣味降低了參與者的主觀判斷,並降低了他們對挫折的容忍度。這些研究中的參與者也報告了協調的情緒變化。因此,觀察到的行為反應是由於環境氣味對人們情緒的影響。
因此,您明白了,氣味透過其學習到的聯想,尤其是其學習到的情感聯想,來影響情緒、工作表現和許多其他形式的行為。下次您聞到自己喜歡的香氣時,看看您是否可以弄清楚您第一次在哪裡體驗到它,然後也反思一下您是否感覺到任何情緒變化,以及這種情緒是否讓您想要做任何特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