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衰退會引發犯罪浪潮嗎?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糟糕的經濟狀況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正走向世界末日。但也許他們一直在關注錯誤的資料

搶劫案為一個糟糕的年份畫上了恰如其分的句號。聖誕節後的那個星期一,紐約市的竊賊在短短六個多小時內搶劫了五家不同的銀行,幾乎是該市2008年444起銀行搶劫案的最終記錄——比2007年增加了54%。一位旁觀者告訴《紐約時報》,“這讓我覺得經濟衰退正在迫使人們採取極端措施”,總結了普遍的觀點,即隨著經濟萎縮,犯罪將膨脹以填補空白。而我們正面臨著怎樣的萎縮:“人們擔心我們正走向世界末日,”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犯罪預防中心主任大衛·肯尼迪評論道。

但肯尼迪和其他研究人員認為,失業和經濟困境與盜竊和謀殺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絡。影響犯罪率的因素遠比任何經濟指標更為多樣和複雜。

以大蕭條為例。在1929年股市崩盤後的幾年裡,犯罪率也隨之暴跌。“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布魯斯·溫伯格說,“坐在家裡的人不是犯罪的理想目標。”“外出花錢並在人群中閒逛的人才是。”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尤其如此,那個時代也遭受了禁酒令和隨之而來的犯罪集團的困擾。


支援科學新聞事業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上個世紀,美國城市經歷了另外兩次重大犯罪流行病——一次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另一次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當時全國謀殺率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第一次發生在繁榮時期;第二次發生在經濟衰退時期。但在兩種情況下,主要的根本原因都是毒品交易的激增——20世紀70年代的海洛因,20世紀90年代的可卡因。

儘管正如肯尼迪所稱的,這些“外部衝擊系統”在決定犯罪率方面起著重要作用,但最近的研究已經梳理出總體經濟與犯罪之間的一些聯絡。當溫伯格及其合作者,希伯來大學的埃裡克·D·古爾德和佐治亞大學的大衛·芥末,對受教育程度不超過高中的年輕男性——犯罪率最高的人群——進行調查時,他們發現平均工資和失業率與財產犯罪的發生率直接相關。(這裡的財產犯罪指的是重罪,如入室盜竊、汽車盜竊和搶劫,其中搶劫通常被歸類為暴力犯罪,因為隱含地使用了武力或威脅。)艱難時期也會導致更多的家庭虐待。

謀殺率與失業率或其他標準經濟指標從未有很好的聯絡,但密蘇里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犯罪學家裡克·羅森菲爾德認為,那是因為這些統計資料沒有講述完整的故事。“當我們試圖理解犯罪行為時,我們試圖理解的是人的行為,”他說,“因此,最好同時使用主觀指標和客觀指標。”他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羅伯特·福南戈追蹤了謀殺率與消費者信心指數的關係——這是一項調查人們如何看待他們當前的財務狀況以及他們對未來的希望程度的調查。他們發現,較低的指數得分與較高的謀殺率密切相關。

“我不認為新失業的人會成為罪犯,”羅森菲爾德指出,但“邊緣消費者——去折扣店購物的購物者——其中許多消費者在經濟衰退期間轉向街頭市場。這些市場通常是二手商品市場,但有些是贓物。隨著需求的增加,犯罪分子犯罪的動機也隨之增加。”在黑市上,買賣雙方之間通常由商業改進局處理的任何糾紛,現在都可能透過暴力解決。消費者信心指數在去年11月跌至28年來的最低點。

這是否預示著謀殺率即將飆升?犯罪學家說,不一定。另一種外部力量已經出現,這次是以現代犯罪威懾策略的形式。許多警察部門現在維護著經常更新的高犯罪率地區地圖,以便更有效地部署徒步巡邏——正如20世紀90年代初在紐約市率先採用這項技術的洛杉磯警察局局長威廉·布拉頓喜歡說的那樣,“把警察放在點上”。警察部門也開始直接與已知的犯罪團伙互動,通知他們,任何團伙成員的暴力行為都將導致對所有人的嚴厲鎮壓。這項技術導致了團伙內部更多的自我監管,並促成了20世紀90年代的“波士頓奇蹟”。此後,這項技術已擴充套件到全國數百個城市。

此外,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直接的經濟刺激可以起到緩解作用。20世紀30年代,在公共工程專案上投入更多的社群的犯罪率低於其他社群,這對當前聯邦政府的刺激計劃來說是一個吉祥的預兆。“我們能完全阻止這些事情發生嗎?”肯尼迪問道。“不,我們不能。但過去醫學是這樣的,當流行病席捲而來時,你戴上口罩並祈禱。現在你接種流感疫苗,它會有幫助。”

編者注:這篇文章最初以“Stick 'Em Up”為標題印刷。

Michael Moyer是《大眾科學》負責物理和太空報道的編輯。此前,他在《大眾科學》雜誌工作了八年,擔任文章編輯。他的文章“通往第十維度的旅程”獲得了2005年美國物理學會科學寫作獎,並曾出現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美國廣播公司、有線電視新聞網、福克斯和探索頻道。他曾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哥倫比亞大學學習物理學。

更多作者:Michael Moyer
大眾科學 Magazine Vol 300 Issue 3本文最初以“經濟衰退會引發犯罪浪潮嗎?”為標題發表於大眾科學雜誌 第300卷第3期 ()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32009-6oCsMhHOfU63eN1VdpCT4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