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89年,超過一半的非洲象因象牙而被屠殺。同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禁止了象牙的國際運輸,加上外國援助以幫助非洲國家打擊盜獵,幾乎立即結束了象牙貿易。但是,隨著象牙價格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初逐漸上漲,盜獵又死灰復燃。2002年6月,新加坡官員查獲了一個來自馬拉維的集裝箱,裡面裝有6.5噸象牙,這意味著有多達6500頭非洲象被殺害。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新的DNA檢測技術,將象牙追溯到尚比亞的大象,證實了人們對重新開始屠殺的擔憂,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希望,即透過提供精確定位偷獵者活動地點的證據,可以執行禁令。
華盛頓大學的保護生物學家塞繆爾·瓦瑟及其同事利用從大象糞便中採集的微衛星DNA,建立了非洲不同大象種群的基因圖譜。透過從捕獲的象牙中提取DNA,瓦瑟及其團隊能夠確定大部分走私品來自贊比亞。“我們仍然不能肯定地說它全部來自贊比亞,”瓦瑟說,“但肯定大部分是來自那裡。”
自1990年代以來,走私象牙的查獲量一直在上升;根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份報告,在2005年8月至2006年8月期間,儘管有CITES禁令,仍有12批非洲象牙(共計23461公斤(25.86噸))在運往亞洲的途中被查獲。但報告的合著者、野生動物執法官員比爾·克拉克估計,這個數量僅佔象牙黑市的10%或更少,這意味著每年有多達23000頭大象被殺害,以滿足這種非法貿易,這種貿易每公斤優質象牙可賺取750美元。“那裡有一個合法的市場。CITES只是阻止人們跨越國界運輸象牙,”瓦瑟指出。“這意味著所有這些走私者只需要把它運進國內,然後他們就自由了,他們就會大賺一筆。”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有關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犯罪集團受到利潤的誘惑,並不懼怕對大象狩獵的禁令。根據克拉克的說法,蘇丹的詹賈威德民兵在查德屠殺大象,索馬利亞軍閥派遣士兵進入肯亞殺害大象,其他有組織的團伙在非洲各地非法獵殺這些偉大的哺乳動物。資金不足的公園管理員不是暴力、組織良好的偷獵者的對手,這些偷獵者會殺害阻礙他們執法的執法人員。“[公園管理員]的月薪相當於54美元。偷獵者每公斤可獲得40美元,一頭典型的大象將產生10公斤象牙,”克拉克說。“這幾乎相當於一名管理員一年的工資。有巨大的經濟刺激,而且它來自遠東。”
中國和日本的消費者將象牙視為印章和其他商品的地位象徵,但亞洲象的數量已減少到殘餘。這兩個國家都沒有表現出對打擊非洲象牙非法貿易的興趣。去年,在日本申請並獲得CITES的許可,成為批准的象牙庫存的合法貿易商的同時,在大阪港查獲了2.8噸非法象牙。2000年,一名在日本被抓獲的象牙走私者,其價值10萬美元的象牙被罰款30萬日元(2700美元)。
隨著象牙價格的持續上漲,非洲剩餘的大象可能比1989年面臨更大的危險。“當你看到貿易正在跟蹤價格上漲時,一年後它將完全掩蓋早期的比率,”瓦瑟說。“現在可以偷獵的大象少了很多。這已經成為比當時更嚴重的問題。”
瓦瑟和克拉克認為,透過為非洲反盜獵管理員提供足夠的報酬和裝備,以及透過教育消費者——特別是亞洲那些象牙最受歡迎的消費者——瞭解象牙的真實成本:非洲象可能滅絕,可以再次阻止貿易。他們說,官員們可以發起一場教育活動,就像野生救援組織在籃球明星姚明的幫助下發起的,以遏制中國人對魚翅湯的熱情。
瓦瑟和他的同事們利用新的基因檢測技術,正在與國際刑警組織和其他執法機構密切合作,追蹤象牙如何從大象的下顎轉移到中國的辦公桌。“查獲象牙並不能拯救大象,”瓦瑟說。“我們需要關閉市場,並將象牙留在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