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為哺乳動物騰出了空間嗎?

一句話:沒有。新的多樣化“超樹”推翻了長期以來的理論

這似乎是一個合理的想法: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在 6500 萬年前撞擊了尤卡坦半島,消滅了恐龍,併為哺乳動物取代它們成為地球上最高調的生命形式掃清了道路。這個理論被廣泛接受,甚至連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也思考過這個問題。

但一項長達十年的研究中發現的新證據挑戰了這種長期以來的觀點。這一發現是探索過去 1.6 億年中所有現存(活著的)哺乳動物物種之間進化關係的一部分。

作為這個專案的一部分,來自五個國家(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收集了分子證據(基於所有哺乳動物中發現的 66 個基因的進化)和化石記錄進行比較,建立了一棵所謂的“超樹”——一種特定譜系(在本例中為 4500 種現存哺乳動物)多樣化的圖表。他們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的研究結果表明,儘管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在生物大滅絕期間就已經存在,但它們直到恐龍滅絕後大約 1000 萬到 1500 萬年才開始迅速進化。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可以幫助確保有關塑造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項新研究源於倫敦帝國學院和佐治亞大學團隊的初步努力。該專案從那時起迅速擴大,納入了更多貢獻者,直到從不同的來源拼湊出了一個完整的哺乳動物構造。

“我們完全期望我們會在 K-T 界線 [(從白堊紀到第三紀的過渡)]之後,當發生大規模滅絕事件時,找到 [哺乳動物多樣化的] 頂峰,”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目前正在德國耶拿大學完成獎學金的進化生物學家奧拉夫·賓因達-埃蒙茲說。“當我們沒有找到它時,我們立即回去檢查了我們的結果。”

賓因達-埃蒙茲說,儘管超樹在 K-T 界線處顯示出一個峰值,但參與快速物種形成的動物現在大多已經滅絕——例如,包括類似齧齒動物的多瘤齒獸、一種稱為安氏中獸的類似狼的牛以及類似靈長類動物但不是靈長類譜系一部分的近猴形類動物。

賓因達-埃蒙茲說,現代哺乳動物當前的祖先物種在 K-T 界線之前“確實存在”,並且根據超樹,至少有 7500 萬年的歷史,“但是數量如此之少,它們不太可能形成化石。”他補充說,大約在 5000 萬到 5500 萬年前的始新世(3400 萬到 5600 萬年前)有一個時間點,當時哺乳動物開始迅速進化。

為了確定這些日期,研究人員比較了所有現存哺乳動物中發現的 66 個基因的序列。例如,人版本的細胞色素 b(根據賓因達-埃蒙茲的說法,這是最常測序的哺乳動物基因,與線粒體中的電子傳遞有關)可以與黑猩猩的版本進行比較。兩種變體中該特定基因(加上其他 65 個基因)的變化數量可以讓研究人員估算出分歧時間。這些分歧時間的估計是根據化石記錄進行調整的——例如,如果分子證據表明兩個物種在 8000 萬年前發生分歧,但對已知化石的研究表明分裂發生在 6000 萬年前,則使用後一個數字。

“這項研究中唯一真正有爭議的部分是現存哺乳動物的目是否在晚白堊世早期[大約 9000 萬年前]開始出現,”聖地亞哥州立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 J. David Archibald 說,他自己的研究支援它們可能在那個時期存在的結論。至於關於 K-T 界線處哺乳動物進化的發現,他認為新的分析清楚地表明需要重新制定之前關於恐龍大滅絕影響的觀念。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現代哺乳動物的祖先花了這麼長時間才開始多樣化,”紐約市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館長、合著者羅斯·麥克菲說。“就好像它們在恐龍離開後才來到派對,但只是在它們所有的遠親玩得很開心的時候才徘徊在那裡。”

研究人員推測,大氣溫度的飆升導致了更多的植物多樣性,為哺乳動物提供了新的和豐富的食物來源。

賓因達-埃蒙茲說,總部位於倫敦的 EDGE(進化上獨特且全球瀕危)專案已經在使用超樹,該專案旨在建立一份 100 種最需要保護的瀕危動物名單。他說,超樹可以用來確定一個物種的“進化獨特性”。

例如,根據新的研究,印度北部和中國南部的瀕危小熊貓與其最親近的親戚之間相隔 3900 萬年。“有人可能會認為,拯救小熊貓可能比拯救可能在 100 萬年前發生分化的瀕危小鼠或老鼠更有價值,”賓因達-埃蒙茲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