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究地球自轉的地球物理學家理查德·格羅斯解釋說。
大眾科學:海底地震是否影響了地球的自轉?
模型預測,地震應該會透過縮短一天的時間約三微秒,或百萬分之三秒來影響地球的自轉。 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在地震期間,一個構造板塊[印度板塊]俯衝到另一個板塊[緬甸板塊]之下。 板塊的向下質量運動改變了地球的自轉,就像一個旋轉的溜冰者將手臂靠近身體會增加她的旋轉一樣。 當地球旋轉得更快時,白天的時間就縮短了。
大眾科學:這種變化已經被測量了嗎?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 透過購買訂閱,您可以幫助確保有關當今塑造我們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這種自轉變化是模型預測的結果,正在分析[由地面和太空定位感測器收集的]資料,以檢視是否實際發生了預測的變化。 資料每天都會收到,但需要幾周的時間才能收到並分析最準確的資料。
大眾科學:這種變化是永久性的,還是會再次變化?
一天的時間會不斷變化,以響應許多不同的過程,例如大氣風或洋流的變化。 風的變化對一天的時間的影響最大:它們的影響實際上大約是這次地震預測變化影響的300倍。
大眾科學:地球軸的傾斜度也改變了嗎?
地球在旋轉時會晃動,因為其質量沒有圍繞其旋轉軸保持平衡,就像汽車上的輪胎如果沒有完全平衡,在旋轉時就會晃動一樣。 地球的晃動幅度通常約為33英尺。 當印度板塊俯衝到緬甸板塊之下時,地球的質量被重新排列,不僅導致旋轉速度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一天的時間發生變化,而且還導致地球的晃動運動變化了約一英寸。 晃動還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大氣壓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