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的奇異行為可能有助於化學淨化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圖片來源:美國化學學會/BNL 惠允

邏輯表明,當你增加作用在材料上的壓力時,它應該會被壓縮。因此,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的報告稱,他們發現了一種在壓力下膨脹的晶體結構,這非常有趣。這種違反直覺的行為可能被利用來製造用於化學淨化的晶體海綿。

研究人員在12月19日出版的《美國化學學會雜誌》上描述了鈉沸石(一種沸石)在壓力增加下的行為。沸石是一種固體,其特徵是三維結構,在原子分子框架內包含規則間隔的孔隙,這些原子包括鋁、矽和氧(參見頂部圖片)。當科學家們將鈉沸石置於高達正常大氣壓50,000倍的壓力下(在兩顆鑽石之間)時,該材料最初如預期的那樣被壓縮。但是,當壓力在正常大氣壓的8,000到15,000倍之間時,晶體膨脹了(參見底部圖片)。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合著者托馬斯·沃格特說:“這本不應該發生。” “通常,當你擠壓某物時,它應該變小。但這東西卻變大了。” 隨著壓力的增加,材料進一步被壓縮。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X射線分析表明,材料膨脹是因為額外的水分子被擠入鈉沸石內的孔隙中。該團隊將這種不尋常的性質稱為“壓力誘導膨脹”,並建議該材料可用於清除化學或放射性汙染物。伯明翰大學的合著者約瑟夫·赫里亞克解釋說:“當你增加壓力時,材料會變大,孔隙也會變大。” 他說,如果汙染物分子進入結構,“當你釋放壓力時,孔隙會變小並將汙染物捕獲在內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