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美洲西南部氣候變化與文化變遷的巧合

加入我們科學愛好者的社群!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 訂閱來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當今世界重大發現和塑造我們世界的觀點的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美國西南部地區的阿納薩齊人取得了可能是所有美洲原住民群體中最先進的文明成就。他們實行廣泛的農業耕作,並用採石建造城市,這些城市本身就非常著名,而它們被遺棄的方式則更令人矚目。居住者顯然是突然離開的,沒有帶走諸如陶器或籃子等貴重物品。研究人員長期以來推測,阿納薩齊文明的興衰與沙漠惡劣氣候的週期性變化有關。但是,新的研究揭示了一份詳細的記錄,表明氣候確實推動了阿納薩齊人達到文明的高度,也導致了他們神秘的結局。

新墨西哥大學的維克多·波利亞克和葉曼·阿斯梅羅姆研究了瓜達盧佩山脈洞穴中過去4000年形成的五個石筍。每年都會有新的層新增到石筍上,水的緩慢滴落會季節性地發生,因此,在每個雨季開始時會形成富含微生物的深色方解石帶,而當水繼續流動時則會出現清晰的帶。研究人員使用高精度鈾系列測年法校準了這個年度時間尺度,確定了每一層在我們日曆中的位置。在潮溼的年份,方解石帶較厚,而在最乾燥的年份,來自最乾燥年份的條帶則包含另一種礦物文石,文石是在高蒸發條件下形成的。西南地區現在的氣候如此乾燥,以至於根本沒有礦物沉積。

有了這些資訊,波利亞克和阿斯梅羅姆研究了考古記錄。他們確定的潮溼和乾燥時期與阿納薩齊人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相吻合。大約3000年前,該地區變得異常涼爽潮溼,當時西南部也出現了玉米種植的最初證據。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公元300年左右,當時氣候記錄顯示轉為乾燥條件。大約公元700年,石筍表明西南部又恢復了涼爽潮溼的條件。那個時期見證了普韋布洛懸崖居住文明的興起以及科羅拉多高原上的人口擴張。兩百年後,石筍再次顯示乾燥,考古學揭示了高海拔地區人口的減少。此後,氣候和文化的記錄在幾個世紀中一直保持一致,最終在大約650到450年前轉變為我們現在的氣候。這個時代見證了使阿納薩齊人聞名的懸崖住所的廢棄,以及現代普韋布洛印第安人的建立,他們透過在低海拔的河流附近生活來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