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體驗到聯覺式的感官混合,就像人類一樣

猿類對音調和陰影的關聯可能為人類的聯覺和語言提供線索

加入我們的科學愛好者社群!

黑猩猩將聲音和顏色融合在一起,將淺色物體與高音調聯絡起來,將深色物體與低音調聯絡起來。

這項發現暗示,黑猩猩和人類一樣,也體驗到某種形式的聯覺,這是一種不常見的狀況,在這種狀況下,感官相互交織,柏林夏裡特醫科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薇拉·路德維希說,她領導了一項本週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1。例如,一些聯覺者將不同的顏色與字母和數字聯絡起來,而另一些聯覺者則能品嚐到形狀的味道。

幾乎所有人類都傾向於將高音調的聲音與更淺、更明亮的色調聯絡起來,並將低音調的聲音與深色陰影聯絡起來。例如,人們認為高母音,如“mil”,是白色的,而認為低音節,如“mol”,是黑色的。路德維希認為,這種聯絡代表了一種輕微的聯覺形式,兩者都源於參與感官處理的附近大腦區域之間的神經交叉連線。


支援科學新聞報道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報道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有影響力的故事。


為了確定人類對聲音和顏色的關聯是後天習得的,還是天生的且不需要語言,路德維希在圈養的黑猩猩中尋找了這種關聯。

她和日本京都大學的同事向六隻年齡在8到32歲之間的黑猩猩展示了一個小的黑色或白色盒子,然後訓練它們在螢幕上選擇相同顏色的正方形,以獲得水果獎勵。猿類在做出選擇時還會聽到高音或低音。

當高音伴隨白色方塊,低音與黑色方塊匹配時,動物平均有93%的時間選擇了正確的顏色。當顏色和聲音顛倒時,它們的成功率降至約90%。

白噪聲
在同一個遊戲中,33名人類犯的錯誤太少,無法檢測到任何感知偏差。但當聲音和顏色匹配時,人類做出正確決定的速度確實更快。

路德維希說,由於黑猩猩和人類對配對的音調和顏色表現出相似的偏好,因此感知這種聯絡不需要語言。她認為,這些偏好存在於大約六百萬年前生活在這兩個物種的共同祖先中,並可能影響了人類語言。

田納西州納什維爾市範德比爾特大學研究聯覺神經基礎的神經科學家愛德華·哈伯德懷疑黑猩猩是否體驗到與人類相同範圍的聯覺體驗。他指出,人類的聯覺狀況涉及到文字、數字和其他文化結構。

哈伯德說:“可能存在其他形式的聯覺,例如看到聲音的顏色,或聽到視覺運動的聲音,這些聯覺存在於非人類動物身上。”

然而,德國法蘭克福馬克斯·普朗克腦研究所的丹科·尼科利奇質疑這項研究是否與聯覺有關。他將聲音-顏色對應等感知怪癖與真正的聯覺區分開來,他認為真正的聯覺源於更高概念之間的關聯,而不是處理感官的大腦區域中的交叉連線。“太多的現象被命名為聯覺,”他說。

路德維希說,考慮到聯覺現象在人類中的罕見性和體驗的主觀性,在黑猩猩或任何其他動物身上發現聯覺可能很困難。估計差異很大,但一項研究估計,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看到數字或字母時會帶有顏色2。她的日本同事正在尋找其他例子,以瞭解一種感官如何影響黑猩猩對另一種感官的感知。例如,人類也將低音調與大型物體聯絡起來。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於2011年12月5日首次發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