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能否減少貧困?

專家們對生物多樣性專案在改善生活水平方面的效果存在分歧。

作者:娜塔莎·吉爾伯特

下週,世界各國領導人將齊聚紐約聯合國總部,討論在兩個據說是互補的目標上取得的進展:拯救物種和幫助人們擺脫貧困。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經常聲稱,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努力也有益於那些依賴自然資源獲取食物和收入的人們,並且自2002年以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已將其保護計劃與減貧聯絡起來。

然而,儘管有許多小規模的、通常是軼事性的研究,但關於兩者之間聯絡的證據尚無定論。許多研究僅僅表明,貧困地區經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高度優先區域重疊。


關於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透過以下方式支援我們屢獲殊榮的新聞事業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正在幫助確保未來能夠繼續講述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思想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的兩項進展令人失望——到2010年遏制生物多樣性喪失,到2015年幫助世界上一半最貧困人口擺脫貧困——這使得高層政治關注轉向兩者之間潛在的協同作用。因此,研究人員現在正在進行更廣泛的研究。這些專案發現,儘管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的樂觀情緒有時會得到證實,但協同作用不能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去年,位於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非營利機構保護國際的研究員威爾·特納及其同事完成了一項關於這個問題的全球評估,借鑑了說明17種不同生態系統服務範圍和功能的地圖,例如河流和溪流的供水。該團隊使用這些地圖來確定誰從這些服務中受益,以及保護這些資源是否可能對貧困產生顯著影響。

國際自然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總部位於瑞士格蘭德)繪製的一組地圖使用了美國宇航局太空梭雷達地形任務在2000年期間收集的資料來描繪全球水網。特納和他的同事在這些地圖上疊加了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位於田納西州)的LandScan資料,該資料使用衛星監測道路和土地覆蓋等指標來估算人口。他們以兒童營養不良作為指標,估算了地圖上顯示的沿河居住人口的貧困水平。

然後,研究人員計算了有多少人依賴河流獲取水源,他們是否可以獲得其他水源,以及他們有多貧困。他們用此來評估保護這些河流的保護專案是否也能改善人們的生計——例如,為上游保護付費是否會對所有沿河居住的人產生連鎖效益。

這項尚未發表的研究表明,水資源保護專案可以幫助減貧。他們評估的其他16項生態系統服務,包括昆蟲為農作物授粉和廢物處理,也顯示出類似的結果。“這表明我們應該繼續推動在存在這些協同作用的地方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特納說。

但是,總部位於倫敦的非營利研究組織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上個月發表的一項研究提供的確定性較小。《連線保護與減貧:以大型猿類為例》(go.nature.com/g6ZpP5)回顧了非洲現有的猿類保護專案,並使用後續訪談和其他方法來評估這些專案是否有助於減少當地社群的貧困。

英國劍橋大學的保護科學家、合著者克里斯·桑德布魯克說:“我們可以說,在某些情況下,旅遊業會產生大量資金。”但該研究無法明確這筆錢是否到達最貧困的人手中,以及是否真正導致貧困水平的降低。他補充說,問題之一是缺乏關於保護專案的優質社會經濟資料。

一項由英國資助的旨在編目和評估非洲、南亞、中國和亞馬遜地區的保護和減貧專案的計劃,應有助於消除一些困惑。去年年底宣佈的為期七年的“生態系統服務促進減貧計劃”正在接受英國政府國際發展部、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以及經濟和社會研究委員會超過4000萬英鎊(6200萬美元)的資助。首批專案徵集將在未來幾周內釋出。

他還補充說,政治領導人必須準備好就將減貧努力集中在何處做出艱難的選擇,即使這會對生物多樣性產生負面影響。但這不應阻止他們尋求實現兩者的途徑。“說這不可能做到,就像說我們無法實現和平一樣,”亞當斯說。“也許我們不能同時阻止生物多樣性喪失和幫助人們擺脫貧困,但我們必須努力使其奏效。”劍橋大學研究保護和貧困問題的比爾·亞當斯說,保護和減貧並非天然的夥伴,尤其因為發展通常與自然資源消耗的增加齊頭並進。“原則上它們並非不相容,但大多數減貧方式對環境不利,”他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