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由納粹支援的探險隊從西藏帶到德國的佛教雕像已被證實具有外星起源。
這個被稱為“鐵人”的24釐米高的雕塑,可能代表了神祇毗沙門天,很可能是由欽加隕石的一部分製成的,該隕石在10000到20000年前散落在俄羅斯和蒙古的邊境地區,斯圖加特大學的埃爾瑪·布赫納和他的同事表示。
在《隕石學與行星科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該團隊報告了他們對雕像樣本的鐵、鎳、鈷和微量元素及其結構的分析。他們發現該文物的地球化學特徵與已知欽加隕石碎片的數值相匹配。這個變成鐵人的碎片將是已知該次隕落事件中第三大的碎片。
支援科學新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考慮訂閱我們的獲獎新聞以支援我們。 訂閱。透過購買訂閱,您將有助於確保關於塑造我們當今世界的發現和想法的具有影響力的故事的未來。
論文指出,鑑於隕石的極端硬度——“基本上是一種不適合製作雕塑的材料”,創作它的藝術家可能知道他們的材料很特殊。布赫納認為它可能是11世紀本教文化產生的,但雕像的確切起源和年代——與它所用的隕石不同——仍然未知。據認為,它是1938-39年由納粹支援的西藏探險隊帶到德國的。該雕像上的卍字元號——納粹黨採用的其中一種形式——可能鼓勵了1938年的探險隊將其帶回。
布赫納在一份宣告中表示:“雖然第一批碎片於1913年被淘金者正式發現,但我們認為這個單獨的隕石碎片在幾個世紀前就被收集了。“鐵人雕像是唯一已知的被雕刻到隕石上的人像。”
儘管這個物品可能是唯一已知雕刻在隕石上的人像,但世界各地的許多宗教也使用過其他隕石。北美有一個重達15噸的例子,名為威拉米特隕石,對一些美國原住民來說是神聖的,而有人認為麥加天房的黑石也是隕石。
本文經《自然》雜誌許可轉載。這篇文章首次發表於2012年9月26日。